十國千嬌 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_頁2
隊衣甲鮮明的內殿直騎兵。
校場上一大片鐵盔,刀槍旗幟如同樹林一般。
郭紹拍馬衝進軍營,眾軍見到他,紛紛舉起刀槍,頓時吶喊起來。郭紹受氣氛鼓舞,從腰間拔出劍來,斜指向人群向將士們致意。
氣氛更加熱鬧,萬眾高呼:「萬歲!萬歲……」
四下的武將們紛紛騎馬聚過來,在郭紹馬前單膝跪地拜見。
「諸將平身。」郭紹的聲音大聲有力、中氣十足,向人們表現他身體的健康強壯。
眾人道:「末將等叩謝皇恩!」
郭紹踢馬奔出,眾將急忙爬起來翻身上馬,追上去。一股馬群沿著軍隊的前方橫奔,喊聲和馬蹄聲如同激流一樣叫人熱血奔涌。
他勒住戰馬,大聲道:「國家百姓有難,唯有朕與大周猛士願意為天下血戰到底!」
董遵誨的聲音大聲道:「血戰到底!」
眾軍譁然,個個瞪眼吶喊怒吼,軍營里比鬧市還要熱鬧。
史彥超跳下馬來,抱拳徑直道:「正當遼人入寇,臣請為前鋒!」
諸將見狀,紛紛表態:「陛下劍鋒所指,縱是刀山火海,末將決不皺一下眉頭……」「陛下要用兵,臣等隨時準備追隨陛下。」「臣受陛下溫衣飽食之恩,唯死戰報國……」「願為陛下前驅,性命一條以報皇恩……」
郭紹坐在馬上,感受著軍中的態度和氣息。不管怎樣,他至少能確定自己是得到軍方支持的。
以大周目前的制度,武夫相當支持戰爭,有戰爭他們才能上升和得到封賞,才能被倚重,否則話語權和地位都會下降。還有中低層的武將,誰都知道打仗會死人,但從伍十年不如打一次大仗,十年底層將士都老了!便如前朝高平之戰,多少人一戰起家。
只有很多文官可能不太支持,他們和武將不同,打仗對他們沒好處,要維持朝廷各方面的運轉,資源耗費太大、加重賦稅徭役、徵發民壯等不利於穩定統治,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事。
時機也非常恰當,通常剛通過武力立國這段時間,皇帝親自帶兵取得天下,在軍隊裡威信和熟悉度比較高,更容易親自調動軍隊發動戰_爭。若是後代皇帝,沒法直接帶兵,兵權分化在大臣手裡,想要開戰就沒如此容易了,將是一件非常複雜麻煩的事。
而且郭紹身邊的實權大臣如王朴、魏仁浦以及王溥、李谷等宰相,甚至參政的內閣大臣,都已經拉攏凝聚在他身邊,他一定要干某件事,也容易得到心腹大臣的支持。
擺在郭紹面前的情況便是如此,他一句話就能調動整個禁軍,掌控力依舊很強。
郭紹帶著人馬一連巡視了幾個禁軍軍營,軍隊士氣和情況都比較好。經過半年的休整,禁軍基本恢復了戰鬥力。
日上三竿,郭紹才回到皇城。
他先到東殿與二十幾個大臣最後商議,魏仁浦掛上地圖向諸大臣大將交代朝廷先期拿出的方略。議事一直進行到中午。至於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依舊在那裡站著,整整站了半天。
中午時分,皇帝終於一身戎服走上了龍椅。大殿上百官高呼萬歲。
郭紹叫宦官頒詔。遼軍入寇,河北百姓水深火熱盼望王師,皇帝決定率禁軍北上巡邊;出京期間,西殿(符金盞)監國,樞密院、政事堂共掌國政。
皇帝直接下旨,而且明顯今天上午缺席的那一幫最有實權的大員都商量好了,下面一眾官員沒有人反對……照唐末以來的格局,普通官員也無力反對,因為這段時間為了軍事目的、朝廷格局十分集權。這次與上次北伐不同,上次的結果完全是未知數,但這回有了經驗、局面比較清晰了,很多人都不太看好近期的北伐。
現在開局得比較低調,名義上並未號稱北伐與遼軍決戰,似乎一開始的意圖是把遼軍驅逐出易州。
不過,戰爭由此拉開序幕。
……符金盞到西殿,在後門的石階見到了等在那裡一身盔甲佩劍的郭紹。她抬起頭看著他,仿佛看到了當年那個衛兵的身影。
她輕輕提起裙擺,一步步走上石階。一塵不染的繡花鞋子,輕輕踏在陳舊的石板上,符金盞的心緒有些起伏。
聽到大臣們的言論,連同符金盞也對這次戰爭信心不足,因為短短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