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1345 折辱勇士
更新:11-08 18:14 作者:衣冠正倫 分類:軍事小說
「臨川大王可還在此?請速速通報,告是侯安都前來請罪!」
侯安都早在錢塘江南面等了好一會兒,結果等到的並不是陳蒨一行,而是駐守錢塘的軍士,在得知彼此間產生這樣的衝突誤會後,侯安都自然也不敢怠慢,當即便親自乘船北來,準備當面消除誤會、平息糾紛。
錢塘城並不只有侯安都這一部駐軍,還有一支陳蒨部將陸子隆所率領的吳郡人馬先一步抵達這裡。
如今陳蒨有感遭到了侯安都部眾的輕視刁難,而且心裡還在懷疑可能是出於侯安都的授意,畢竟他撤離到這裡之後,雖然與侯安都匯合一處,但卻面臨一個誰主誰從的問題。如果侯安都不肯將會稽的軍政權力拱手相讓,那麼安排部將對陳蒨進行一番打擊刁難也是非常正常的。
故而陳蒨才不肯過江去與侯安都爭辯,並且要求侯安都過江來見自己,同時趁著蕭摩訶被控制起來、城中乏人主事之際,他又著令城外的陸子隆率部強行入城,拱衛在城中他這一處臨時住所周圍。
此時侯安都到來之後,便被這一眾甲兵阻攔在外,只能乖乖站在府外等待守門甲兵入內通稟,獲得准許之後才得以進入府中見到陳蒨。
「下官御下不嚴,以致部將自作主張、冒犯大王,著實該罰!唯今強敵將至、大戰在即,尤需同心協力以共渡難關,還請大王暫釋前嫌、卻敵之後再加問訓,下官一定拱手聽教、不敢狡辯。」
登堂之後,侯安都便向陳蒨深揖為禮,姿態恭謹、語調謙卑的垂首說道。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冷靜思忖,陳蒨也不再像一開始那麼憤怒。他也意識到之前蕭摩訶言辭固然有些衝撞失禮,但自己之所以那麼暴躁,也是因為新受挫敗而心思敏感所致。
當下情勢最重要的還是與侯安都精誠合作、打退唐軍,還是不宜在一些小問題上斤斤計較。
在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陳蒨又見侯安都姿態放的這麼低,心中所剩餘不多的怒氣便也消散開來,起身拉著侯安都一起就位,然後才嘆息說道:「唐軍來勢洶洶,吳中固然民情如鐵,卻仍難力阻其師旅南侵。今我不得已退卻至此,若此間仍然不能力克敵軍,則偌大江東恐怕再無我與侯公立足之地。今我初至錢塘,未知侯公可有應敵良計?」
在如此危困的外部形勢之下,內部的一些小糾紛自然可以忽略不計。聽到臨川王不再糾結前事,而是詢問起自己的應敵準備,侯安都也暗暗鬆了一口氣,旋即便打起精神來將這段時間以來會稽方面所做的準備都講述一番。
得益於吳興方面將唐軍攔截在北面,或者說唐軍沒有在渡江後立即便向南發起進攻,會稽這裡得有一段比較充足的時間來進行備戰。
侯安都固然不是什麼擅長施政地方的良吏,可是多年追從先主陳霸先南征北戰,軍事經驗自是非常豐富。如今他更是被唐軍直接針對,在籌措起境內的抵抗力量來時自是無所不用其極,將境中大量的人事力量都搜集起來投入在錢塘江一線,所造弄起的聲勢也遠非陳蒨在吳興的人事局面能夠相比。
眼下單單聚集在錢塘江南岸的卒眾便達到了五萬餘眾,整個東揚州境內但凡能夠搜羅到的成年男丁,幾乎都被侯安都搜羅並強驅至此。大大小小的戰船也有千數艘,若是全都下水進入主航道中,足以將錢塘江數里河段都給填滿。
當聽到侯安都已經在南岸聚集起了如此雄厚的人事力量,陳蒨也不由得感嘆道:「侯公不愧是久從先主征戰天下的宿將,怪不得先主常常感嘆侯公應為功臣之首!區區幾月之間,便集結如此龐大卒力,更有錢塘江險為恃,唐軍必當折戟此間啊!」
「大王謬讚了!與強敵交戰,人多勢眾未必就能得勝,聚眾於此,膽氣自壯,真正能夠克敵制勝還是需要力守江防一線不失。賊眾久頓於此、勞而無功,勢必氣餒力竭,觀其若有退意,再大舉進擊,則賊必勢敗如山倒!」
侯安都也並未因此誇獎而有所自矜,而是又連忙說道:「今群徒聚於錢塘江南岸,聞知大王將要南來統攝諸軍抗擊強敵,上下群眾莫不翹首以待、恭候大王教令。所以下官匆匆至此,懇請大王渡江聚眾共商大計!」
他在東揚州境內徵發如此酷烈,也並非沒有代價,如今境內也是民怨沸騰,不只尋常百姓叫苦不迭,就連那些鄉里豪強們也都多存怨念。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