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1310 籍民大增

更新:11-08 18:14 作者:衣冠正倫 分類:軍事小說

    隨著時間進入了下半年,朝廷之前所執行的各項政令和事務也都陸續產生了效果,迎來了反饋。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軍事組織的擴建。

    在攻滅北齊之前,關中政權擁有軍隊大約在三十幾萬,這包括關隴、蜀中和山南各地的府兵與地方衛戍部隊。如果是極限動員的話,在此基礎上大約還能徵調出將近十萬人的丁壯,不過真到了這種徵發程度的話,那麼國內各種生產活動基本上也就要停擺了,民生秩序也將要大亂。

    當然朝廷也根本就不需要進行那種程度的徵發,因為在銅鞮之戰結束之後,西魏便完全確立起來了針對北齊的軍事壓制。哪怕後續所進行的滅國之戰,也不需要進行全民的徵發,僅僅只是常規兵力的調集,便順利的完成了這一任務。

    不過維持這樣一個常規武裝力量,對當時的西魏而言也算是比較沉重的負擔了。

    須知當時西魏治下才擁有籍戶不過兩百多萬戶而已,常規的甲兵就達到了三十多萬,這對社會壯年生產力的占用比例不可謂不大,即便談不上窮兵黷武,但如果一次稍有規模的對外作戰失利,都會造成國力消耗、長久停滯不前。

    在北齊被攻滅之後,疆域擴張一倍有餘,原本壓力稍顯沉重的軍事組織卻又顯得有些不足用。尤其原本的府兵體系當中還存在著數量眾多的鄉曲武裝,地域性質比較濃厚,需要兼顧鄉情民願,並不能進行任意的遷徙調度,所以擴建新的軍事組織迫在眉睫。

    宇文泰所創建的府兵組織有著極強的複製擴張屬性,府兵兵力觸及到了哪裡,基本上就可以針對當地武裝力量進行收編擴建,是這些地方勢力成為府兵系統的一部分。


    這樣的快速擴張固然有著極大的弊病,但有一個優勢是不容忽略的,那就是成本低、見效快,是西魏能夠以弱勝強的一大法寶。尤其同一時期的北齊還在執行著比較僵化的相關政策,晉陽勛貴們拒絕軍事資源的開放與共享,雙方在統戰效率上足足有著一個時代的差距,這也就註定了北齊的滅亡並不是什麼偶然事件,而是大勢所趨。

    大唐政權建立之後,原霸府統治的舊地已經難以再維持新的軍事壓力,自然只能向新占領地區進行轉移。年初李泰在下令追剿北齊殘餘勢力的同時,又派出兩萬關中府兵前往河北創建軍府。

    之前出征北齊的一部分軍隊,在接下來也有相當一部分軍士選擇留駐河北當地。

    因為這些人在河北親眼見識到這裡的民生基礎和發展空間要遠遠超過了關中,而且作為征服者,他們在面對當地民眾的時候也具有一定的心理優勢,再加上朝廷針對留戍將士開具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自然也就吸引了許多人留下來。

    於是最終選擇留在河北的府兵將士便達到了五萬餘人,這些還不是普通的鄉曲武裝,而是真正的府兵精銳。當年六鎮亂兵禍亂河北的時候,扣除一眾老弱病殘和游兵散勇,真正的精銳武裝怕是也不過只有這麼多。隨著這些府兵將士留駐下來,直接就奠定了大唐朝廷針對河北地區最為牢靠的統治力。

    當針對北齊余寇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之後,河北各地軍府也都快速建立起來。除了關中府兵落戶留駐之外,針對河北地方武裝的整編也在同時進行。那些先後投靠王師的河北豪強並其部屬也都被陸續編入府兵系統當中,同樣也創建起大大小小的軍府,並且按照他們各自可查的功勳而授予相應的田地。

    僅僅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整編擴建,如今河北地區在籍府兵軍士已經達到了十萬有餘,而起步稍晚的河南與山東各地,也已經組建起了六萬餘眾的府兵兵力。在沒有大規模高強度的戰事進行的情況下,維持局勢穩定、建立有效統治綽綽有餘。

    未來關東各地的府兵組織同樣也要進入精細化擴建的步驟當中來,不只要追求數量的增加,同時也要兼顧質量的提升,在此基礎上去蕪存菁,執行一個常規主力精兵化、普通府兵專於生產,逐漸轉為平民的方針。

    當然,這一過程必然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需要等到內外戰事都告一段落、戰爭任務不再那麼沉重,才能逐漸的完成。

    相對於原本隋唐府兵制度的發展和衰敗過程,如今的大唐朝廷是採取了一個用空間來換取時間、更加平緩和從容的讓府兵制度完成其歷史使命的方案。因為到了皇朝中期,隨著



1310 籍民大增  
相關:  冠冕唐皇  漢祚高門    都市極品醫神  四重分裂  獵戶出山  重啟全盛時代  雷武  
下面更火
搜"北朝帝業"
360搜"北朝帝業"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