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0187 關西道門
更新:01-15 05:04 作者:衣冠正倫 分類:軍事小說
關西盜匪成分複雜,亂兵潰卒、胡漢強梁摻雜其中,就算有地方強族客串充當也不奇怪。文師閣 m.wenshige.com
李泰之所以知道這個山南飛鷂子的匪名,倒不是那些郡縣官員提及,這一股盜匪勢力不大、主要活躍在南北水縣的西南境,匪跡也不算多,在匪勢猖獗的大環境下並不起眼。
李泰之所以知道,是因為他媽的被這飛鷂子給搶過!
年初他門生劉共押運一批物料從南北水返回商原莊,於縣境中便被這飛鷂子給劫走。
但因所押運的多是墨錠等印刷材料,本身價值不大、用途也少,人貨才被放過,只將他們隨行攜帶的口糧吃食等扣了下來,劉共等向鄉人借糧才得以返回。
那會兒李泰勢力還不足以跨境追捕,再加上人貨損失不算太大,並沒有就此追究下去。
但在剛才諸員迎見的時候,隨行的劉共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這個飛鷂子,畢竟這年代還不輕傷人命的盜匪也不多,讓劉共印象深刻。
那族老顯然也並非不知兒郎們在外所為,聽到李泰直接叫破匪號,便也連忙跪拜在地顫聲道:「寒家舊年也曾是忠勤恭謹的積善之戶,族長松齡公率諸鄉義追從王師交戰,但卻沒於關東,無一生還,自此才失勢於鄉里……」
李泰聽到這話後便轉望向一旁的劉共,劉共本就南白水人,聞言後便點點頭,表示這族老所言非虛。
「石奴他本來深具道緣,幼年便追從樓觀賢師離鄉修道,驚聞家變之後才返鄉里。恰逢當縣世仇掌勢,不恤此族死傷慘重,仍然派給危重之役,不得已才作此下計。石奴他久承上師賢訓,雖然困於家難不得已委身為賊,但絕沒有濫殺……」
李泰抬手打斷這族老的話語,轉而饒有興致的打量了幾眼那飛鷂子張石奴,忍不住笑語道:「居然還是道門弟子,你師從哪一位賢師?」
「家師尊諱寶熾,乃潁川陳上師。」
張石奴連忙躬身作答,偷眼見到李泰不再滿臉厭惡,趕緊又作拜道:「小民資質愚鈍,雖未受籙授法,但追從上師數年,學成一身搏擊之技。若大都督肯包容前錯,庇護族親不受鄉仇虐害,小民願捐身報效、至死無貳!」
聽到這年輕人自陳師承,李泰不免眸光一亮,沒想到隨便審問一下,倒是挖出一個寶貝。
南北朝佛教昌盛,後三國都有侫佛之舉,相對而言,道教就顯得有點低調。南朝尚有陸修靜、陶弘景等為代表的天師道傳承,但在北朝,道教則更顯式微。
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便是北天師道的寇謙之,在北魏太武帝滅佛崇道時期很是風光,甚至北魏皇帝一度都要公開受籙,搞點君權神授的儀式。
但隨著寇謙之這個領袖去世,再加上主張滅佛的崔浩牽連國史桉、整個清河崔氏幾遭滅族,北天師道便更加式微,幾近傳承斷絕。
樓觀道也是北朝道教的一個源流,其代表人物便是陳寶熾,因其道門宗師的身份,就連西魏皇帝元寶炬都將之引為上賓,在關西也擁有頗多信眾。
後來周武帝宇文邕以三教辯論為滅佛前奏,便是以這一脈樓觀道傳承作為佛教對手,雖然道佛並禁,但總體上還是以打擊沙門為主。
到了唐代尊崇道教為國教,並以老子為其宗流源頭,便是結合了樓觀道與南天師道的經義教規塑造了理論體系。
李泰也常思考為什麼這一時期的道教不太經打,是缺了上層的支持還是下層的組織?
雖然北朝多胡人政權,但崇道的皇帝不是沒有,崔浩之類的世族代表們對道門也頗推崇,講到下層組織結構,天師道前身的五斗米道簡直就是組織動員群眾的典範。
但優點有時候也是缺點,道教的傳籙體系過於嚴整周全,若任由發展必然會遭到當權者的猜忌,諸如太平道、天師道起義等等。而且道教的經義傳承和禮儀程式過於複雜,不利於在底層廣泛傳播,有點曲高和寡的意思。
沙門則不然,本身經義理論便一塌湖塗,長於營造宗教氛圍,當權者有什麼私貨都可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