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0710 為兄謀職
更新:05-06 14:52 作者:衣冠正倫 分類:軍事小說
李裒仍然在外府等候,眼見李泰行出後便闊步迎上前去,李泰對堂兄招招手,示意有話歸府再說,然後便一同離開了台府。
待到歸家之後,李超和其他幾位堂兄仍然未睡,聽到仆員稟告之後,便連忙快步迎出。
「阿兄,是我不對,日常交際不慎,滋擾家中。」
見到李泰走來,李超便低頭認錯道。
李泰先向其他幾位堂兄一一打招呼,擺手示意眾人入堂坐定,才又望著仍自面有羞慚的二弟笑語道:「事不因你而起,不必因此自責。人生在世,誰無瓜葛牽絆?難道都要孤僻獨處?你當時能夠慎重推脫,並不因人情熱切便應允下來,已經算是不失機敏的應對。
如今國中情勢紛繁,待人接物的確是需要留心幾分。不過這也是對你的磨練,對人對事能夠不失自己的判斷和秉持,就算是沒有了父兄的庇護,也能迎對人間的艱難和兇險。」
因為與家人們相處時間不常,再加上李泰終究不是前身,所以對於家人們他有嚴肅約束的一面,同樣也有體諒包容的一面。
就李超面對的這個問題,其實也是無從迴避。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皇帝鐵了心要給他丈人找不痛快,李超也僅僅只是因為身為元家婿子的身份而受牽連,總不能因為這一點情況便直接休妻斷絕往來吧。
再說皇帝太能折騰,其實讓許多不欲多生事端的元氏宗親也頗生反感。就這宇文泰還硬頂了他三年多,與其說是隱忍留情,不如說是為的讓群眾看清皇帝本質,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放棄皇帝。
畢竟當年操作更騷、法統更正的孝武帝,到了關中沒多久也就被弄死了。如今的宇文泰較之當時無疑權勢更加穩固,別的不說,就拿皇帝標配的年號都不給,皇帝照樣束手無策。
聽到李泰這麼說,李超的臉色才有所緩和,不再像剛才那樣沮喪忐忑,但還是低頭說道:「我並沒有阿兄這種為人處事的智慧,但卻因與阿兄的親密血緣備受關注,此番受擾已經措手不及,來日還不知會有什麼情勢刁難牽連到阿兄,索性書廬用功、不再急於入世了。」
「你有向學之心,當然是好的,家中也並不需要你進事增補用度,學業精深同樣也是光耀門楣。但也不必刻意的避人避事,常在父兄席前承教,大錯勿犯、小錯無妨。」
對於李超這樣的想法,李泰也並未反對。因他本身權勢地位的緣故,家人們在國中必然要承受更多的關注,也會遭受更多的情勢滋擾,不願意迎合避開也無妨,但也不至於因此便怕了什麼。
別說現在只是暗潮湧動,就算是來年劍拔弩張、圖窮匕見,誰也不敢把李泰和他的家族當作直接打擊的對象。
對李超稍作安撫,李泰又轉頭望向李裒等幾位堂兄,笑語問道:「兄等於此進事也非短時,對於關西風氣還能適應嗎?」
之前李裒等人剛剛入府進事的時候,李泰便問過類似的話題,如今再次問起,意義自然更加豐富,不再是問他們個人習慣與否,而是問的他們對於隴西李氏在如今西魏所處的政治生態位置是否了解和適應。
幾人對望一眼後,便由李裒開口說道:「有了十三郎你的功勳壯跡,家人們無論是在朝在野都受人敬重。我們這些年齒虛長之人,也都因此而封爵授官,各有見用,不需要為了功名多作操心。
私事上,居住關西的親友較之關東的確要少,但彼此相處起來也更加融洽,少有紛爭齟齬,我家於中更是名位之選,就連戶中尚未知事的兒女也不乏訪問者……」
聽到堂兄張嘴便贊言不斷,李泰既有幾分自豪,也有幾分羞澀。他們隴西李氏雖是天下名門,但也不得不說,家人們來到關西後能夠獲得這樣的待遇,絕大部分還是因為李泰個人的緣故。說他憑一己之力在關西帶飛了隴西李氏並不為過,隴西李氏關西分李大頭目他也當之無愧。
「堂兄過譽了,往年我孤身於此,不知鄉里消息,思親如疾又困於勢單。好在有兄等擁護恩慈西行來聚,使我家聲大壯。如今我又久鎮邊疆,家事多仰兄等護持。一門之內守望相助,本就是祖宗教誨、世代相傳的家訓,咱們兄弟各自用心、共當家事,家門之內自然昌盛祥和!」
一家人既然要和睦相處,總是不能盛氣凌人,李泰心內雖然常常會有沾沾自喜之想,可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