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 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

更新:09-14 06:04 作者:衣冠正倫 分類:軍事小說

    一場家庭中的小風波,就這樣消散於無形。在貴妃的暖言規勸之下,聖人得以疏解心結,返回內宮中同家人們團聚。只是第二天早朝的時候,那腰骨明顯的不如往常直挺。

    皇帝再作納妃,雖然事情也不算小,但自有相關禮司並皇后等內宮之眾進行籌備操辦,倒也不需要影響到朝廷本身的事務運作。

    有關大唐與青海噶爾家展開商貿的問題,不獨在民間引起不小的轟動,在朝中也有頗多人進行議論。

    許多就此發言者多數對此都持反對態度,理由也很簡單,噶爾家作為西蕃悍胡,姑且不論往年在軍事上給大唐帶來的多次傷害,單單眼下其家族處境不妙、甚至不容於其國,可見狼子野心、劣性深植,朝廷若與之交往密切、資其勢壯,恐怕要養虎為患。

    對於這樣的論調,李潼也並不給予正面的回應,只是吩咐有司繼續跟進。大國謀略,從來沒有什麼永恆的敵人或朋友,任何的判斷與決定都要基於當下的實際情況。

    至於說噶爾家品德高不高尚,更不是相關事宜或興或廢的理由。起碼眼下而言,同噶爾家維持一定的接觸往來,要比一直保持敵對要更有利得多。

    如今的噶爾家,雖然勢力仍然不容小覷,但離開了吐蕃本國的支持,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對大唐而言談不上是正面的戰略對手,只是與吐蕃長線對抗中一個或可爭取與利用的籌碼。

    朝中雖然非議聲不乏,但在上層的決策層面,對此還是保持一個贊同的態度。對於如何利用外蕃們彼此之間的矛盾、從而解決強大的競爭對手,大唐對此自有豐富的操作經驗,在處理胡情事務方面,也從來不會預設立場。

    別說眼下還只是利用吐蕃君臣矛盾離間構計,哪怕噶爾家真的能夠逆勢弒主、取代贊普王室成為高原上新的主人,大唐對此也不會進行什麼強烈的反對,頂多出於舅甥情誼對殘餘的吐蕃王族勢力稍作包庇,甚至出兵運作助其復國。


    當然,這種幾率是很小的。以吐蕃那種社會結構,噶爾家這樣的成分氏族,是絕難成為高原上群眾擁戴的主人。

    除了同噶爾家的商貿之外,代替去世的契苾明出任朔方的李昭德也已經起行。有關李昭德所提出賄結回紇的策略,政事堂在經過一番討論後,對此計普遍都持贊同的態度。

    畢竟如今的朝廷,仍不足以負擔多線的強硬推進,通過這樣的手段將河朔方面的胡情事務暫且壓制、並且繼續積累,等到合適的時間再將之引發出來,這也的確符合國情與國力的恢復步驟。

    李昭德再次復起、成為朔方道大總管、並領北庭都護府事宜,一躍成為邊臣中第一權重之人,在時局中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若再將聖人將要納弘農楊氏之女為妃聯繫起來,那時流所感受到的政治風氣的轉變則就更加清晰得多。

    與此同時,服闋歸京的相王諸子,也入朝在朝堂上獲得了正式的冊封。相王次子李成義受封北海王、三子李隆基受封臨淄王、四子李隆范受封安平王,三王各自食封五百戶,嗣相王李隆業則與同王、岐王等並食千戶,以安家室。

    諸子雖然各自受爵,但卻並沒有入朝擔任官職。對於這一點,時流也是不乏議論,當然日前家宴情形也經由宗親中好事者們傳播出來,時流們只是感慨太皇太后對相王一家可謂是怨望深重,只怕太皇太后一日不逝,相王這幾個兒子都難有出頭之地。

    當然,也並不是沒有人意識到、今上對相王這幾個兒子難道就全無猜忌、防範之心?可現在既然有太皇太后頂住這一口黑鍋,也就甚少有人性喜刺激、去深入的討論這樣一個話題。

    朝中軍政事務運行有序,聖人納妃事宜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著,首先敲定日期的便是楊喜兒入宮的時間,被安排在了六月中的吉日。

    至於西康女王葉阿黎入宮的時間,其實更好確定。畢竟葉阿黎來自吐蕃,也不像弘農楊氏那麼多的講究、還要把著黃曆去翻撿吉日。

    只不過由於考慮到還可以借這件事同吐蕃扯皮一番,吐蕃使者雖然被葉阿黎盛怒之下逐出了京城,但此前辭行時便也約定其國將會再遣使員入京來繼續深入商談借道西康的事宜。

    雖然同噶爾家的接觸讓唐蕃之間的關係變得有些撲朔迷離、去向未定,但我大唐聖人既然要娶你們吐蕃的公主,你不



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  
相關:  北朝帝業  漢祚高門    吞噬古帝  我在大唐賣燒烤  重返1998  西遊: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頂級贅婿  
下面更火
搜"冠冕唐皇"
360搜"冠冕唐皇"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