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唐皇 0603 因墾為功,量田授勳
更新:09-14 06:03 作者:衣冠正倫 分類:軍事小說
打發走了慕容復之後,李潼又跟幕僚們商量了一下大軍給養的問題。
他這一次向河源輸送的物資不少,足夠河源軍維持到初秋收糧。但前提是河源軍仍然按照此前防守為主、且耕且戰的方式。可現在整體的戰略有所改變,軍需方面自然也就要有更高的要求。
不考慮一些突發的情況,任何有明確作戰目標、有完整統籌的戰爭,打的就是後勤,包括對後勤要求相對較低的吐蕃軍隊。
按照李潼與黑齒常之的構想,此次反攻青海的戰事,主要分為三步。第一步自然就是搶奪赤嶺的控制權,為大軍開拓進攻青海的通道。
這一過程將會持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一則吐蕃在赤嶺的駐軍同樣悍勇、想要完全掌握住赤嶺通道並不容易。二則眼下正是春耕農忙,河源軍主力防守於赤嶺東麓,也能保證屯耕環境的安全,儘量搶種一批屯田。
第二步就是在赤嶺占據一定優勢後,大軍初步集結通過赤嶺,掃蕩青海的海東區域。
這一步驟投用主力在兩萬人左右,主要還是用諸胡附庸參戰,儘量的鋪開戰場,散兵於外,最大程度的破壞吐蕃在海東區域的各種經營。至於時間,則選在初夏時節。
初夏時節,隴邊回暖,諸水入汛。唐軍選擇在這一時節進攻,還能依託一部分水運漕利,雖然不大,但多多少少也能削減一些後勤壓力。而且此時氣候宜人,更有利於唐軍戰鬥力的發揮。
反觀這一時節,由於水草環境轉好,各個牧區都進入一年中最重要的黃金時節。牛羊需要剪毛、產崽,回養畜力。因此這一時節就類似於農耕時節的秋收,吐蕃想要徵發牧民為戰,勢必較之別的時間段更困難。
因此這一時期的攻勢,就算不能痛殲吐蕃軍隊,也一定要破壞其牧區生產節奏,讓青海周邊牧民生活陷入困境。
這一時節的戰鬥目標完成之後,唐軍就要依託赤嶺,就地駐紮於海東,並開始往海東區域運輸各種築城物料,沿青海周邊進行築城。
第三步的戰爭則就選在初秋,但與其說是他們選,不如說是對面的吐蕃一定會在這一時節發起反攻。而唐軍在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固守海東區域,只要能夠固守海東、鞏固戰果,那麼這場戰事就可以說是唐軍獲得了勝利。
這樣的戰爭計劃,也說明了李潼與黑齒常之雖然雄心不小,但也不得不認清一個事實。
那就是吐蕃在經過長達三十多年對吐谷渾的占領與消化之後,已經建立起了其主場優勢,很難再經過一兩場戰爭便徹底的將之逐出吐谷渾故地。
所以也就不必再狂樹「邏娑道」這樣的口號,簡單一點、現實一點,海東道就已經很滿足了,甚至連承風嶺、大非川這些青海南部區域都不敢進望。
當然,這樣的作戰計劃也並非僅僅只是一廂情願,而是結合雙方各自真實情況以及動員模式,做出一種更有利於己方實力發揮的選擇。
吐蕃雖然全民皆兵,但也講究三時耕牧、一時演武,並不能做到隨時隨地的徵發。而且由於單位土地本身產出不足,能夠供養的人也非常有限,所以除了其王都邏娑川等有限幾個區域外,並沒有太多人口密集區,進行動員徵發的周期很長。
吐谷渾情況雖然略優於吐蕃本土,可又不屬於吐蕃本土勢力,這麼多年勞役沉重,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難免積怨深厚,徵發效率同樣不高。
當然,考慮到大唐朝廷內部動盪在前,欽陵早有入寇的想法,可能已經提前聚集起了一批兵力。
這也是河源軍不敢輕進的原因之一,控制赤嶺、先期在海東區域派遣斥候觀望戰場形勢。面對欽陵這樣的對手,小心無大錯,此前兩次大敗,主要就是輸在輕率。
如此一來,整場戰爭時間跨度長達半年有餘,既需要考慮到後續的增軍問題,還有在海東築城的消耗,給養方面需要進行的投入也是海量的。
特別是在海東築城的過程中,如果吐蕃反撲過於兇狠,拉鋸激烈,大軍消耗同樣也會激增。因此按照李潼與黑齒常之的估算,這場戰事所需要投入的物資應該在送入河源的物資基礎上再增加三到五倍。
這個數字實在驚人,須知李潼今次為了確保隴右安全,支持可謂不遺餘力,在神都城的監守自盜加上在長安抄家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