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音階狂潮 第一四一六章 立春
事情都沒說清楚,外婆身體沒離開沙發就邁腿了,邊使勁拍手給自己打拍子邊用節奏感步伐朝門口沖。
「媽,媽……」蕭舒夏挺了解母親地著急:「先別叫人!」可是拉都拉不住。
外婆雖然只會唱幾段荒腔走板的越劇黃梅戲,但在九純文工團幹了大半輩子對工作還是有感情的,而且蕭舒夏的外婆也是唱戲的,所以老人還有點「藝術世家」的觀念。在九純文工團撤編十來年後,藝術世家終於又可以發光發熱了!
聽著外面岳母邊捶對門邊叫人,楊程義苦了臉跟大舅哥講話:「店子今年房租漲沒漲?」
「哪年不漲?」舅舅顯然是對房地產生意有看法的:「都幫房東打工。景行什麼時候錄的新聞?記者在九純?」
楊景行搖頭:「我沒錄。」
楊程義說明一下:「他還是不接受採訪,自己定的規矩……」
外面猛然啊呀呀起來了,外婆的好鄰居老姐妹衝進屋的架勢有如武旦登場把楊程義都怔住了,楊景行更要起立了畢恭畢敬叫一聲張奶奶。
張奶奶細端詳了沖自家那邊喊:「像,像新聞聯播的!」
對面比蕭家更熱鬧,十幾口人分批次涌過來參觀作曲家,有曾經見過楊行行一面兩面的叔叔阿姨,驚嘆音樂果然培養氣質,這就諮詢業內人士該送孩子去學點什麼最好。楊景行也不能丟行業的臉呀,至少得正經點。
有大不了作曲家幾歲的人也懂音樂,除了巴赫貝多芬莫扎特還能扯扯舒伯特布魯克納馬勒,原來大學是主攻藝術教育學的,只是畢業後就迫於生計了。楊景行也陪著聊,讓圍觀人士越聽不明白越讚嘆。
蕭晨也蹦跳著忙裡忙外,打聽了點內幕消息後最後乾脆邀表哥去電腦前說句話露個臉,不然網友覺得他吹牛呀。
蕭舒夏自己是可以批評蕭家人的:「你哥躲都躲不及你還給他找事!」
肯定得躲著點呀,以後就是大名人了。不過楊景行並不是第一個上新聞聯播的九純人,零四年,界坑鄉中心小學的校長得到了新聞聯播的表揚,記者來的時候全縣都喜慶呢。後來那位女校長還上過好些電視台電視節目,的確也是實至名歸,九十年代在九純就挺有口碑,先是縣裡表彰後是省里嘉獎……不過據說後來調到縣教育局了反而不太適應工作。
教育學人士是強烈支持作曲家保持低調的,現在這個社會呀聚光燈太多晃得人頭暈眼花,作曲家要走進去很容易但是想出來可就沒那麼輕鬆了……說起來,作曲家對現在文化娛樂事業有什麼看法呢?是否憂心遍地的低俗現象?
還是沒躲過採訪呀,楊景行慎重對待:「我覺得現在還是發展初期,也可以說是混亂期,這是必然階段,其實不用太擔心。」
教育學人士充滿思考的樣子繼續問:「那你認為這個階段會持續多久?」
楊景行當然說好聽的:「應該不會太久,以國家民族的文化底蘊,還有我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和對知識的尊崇,我覺得等我們的零零後長大了社會的文化生產和消費就會邁入新階段,一零後長大了應該就是全新的局面。」
教育學人士點頭:「馬克思說過一切社會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經濟問題。」
楊景行呵:「音樂還談不上什麼社會問題,不過我發現有些數據對得上,有個指標叫每一百戶人家的鋼琴數量,我們國家的平均增長速度跟gdp增長有點掛鉤。」
據統計中國的百戶家庭鋼琴擁有數為二點幾,比十年前翻一番不止了,雖然比gdp增長慢得多但楊景行認為是因為還沒到達一定的基數。比如浦海,一百個家庭現在已經有七八台鋼琴,感覺就已經快要形成風氣,年增長率也比其他地區更高。歐美發達國家平均有百分之三十的家庭有鋼琴,少數國家能到達半數以上,日本也有二十幾,那也是人家的底蘊。
楊景行還開父親的玩笑:「主要是擁有鋼琴有個很大的前提條件是要先有房子,現在房子太貴了。」
教育學人士懂得多,房子貴也不能全怪開發商……文化人聊天真好聽,讓長輩教育在場的零零後一定好好讀書。
不過過年嘛還是麻將更重要,也不好一直打擾別人,約好了晚上一起看新聞後對門的大部隊就回去了,就教育學人士不客氣地留下來多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