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長歌 第13章兄弟齬齟
李惲已是成竹在胸,那日去東市劍南酒肆,就是想對太子說這些事情,可惜出了點變故拖了下來,現在自然要讓兄長明白。
「對!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要學會適度妥協!不但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大唐如今需要什麼。沒有機會,那也要創造機會,不能被動地等別人做主。這兩件事辦好,兄長的太子之位將進一步穩固,一旦內外朝野皆認可,那時郭氏就無法憾動了。」
「這話說得好,主意也不錯,但事情都太大了,為兄要權衡一番,二郎可先準備一下。」李寧顯然還是拿不定主意。
這個兄長雖然聰慧,但內心有些怯懦,行事也不夠果決狠辣,在這危機四伏的大明宮裡,遲早要吃大虧啊!
李惲有點鬱悶,從懷中掏出一本製作粗劣的線裝小冊子扔了過去,鄭重地說:「還有什麼可準備的,我都替你準備好了,這個是草擬的《東宮屬官改制計劃》,你小心保管,看完燒掉,記在心裡就行了。你若決定了,隨時與小弟說一聲,這事小弟去與父皇商量。」
那本《請改組宮市疏》,李惲沒拿出來,打算先去寶文閣看望母親,回頭再到紫宸殿外等著削爵改封,完事再到弘文館找太子,那時差不多早朝結束,再一起去見父皇,就可順便把奏章遞上去了。
李惲說完,就見兄長臉色一肅,鄭重地拿起來打開無字的封皮,並小聲念道:「國雖大,不可一日無儲;儲君者,國人之希望,繼往而開來,存亡斷續,承上啟下,不可不慎也……好!」
李寧大讚一聲,隨即醒悟有點太忘形了,臉色又凝重起來,繼續翻閱了一下,隨手把小冊子揣進懷裡,想想又覺得不妥,放進身后角落的柜子上鎖了,這才重新坐下。
「二郎你寫的,真是看不出,很有些才幹啊!」李寧滿臉笑意,目光炯炯有神看著自家二弟,心中卻是暗暗嘀咕:二郎一心為我著想,這固然可喜,但是不是太積極了點……
。。。。。。。。。。。。。
自宣政殿東側日華門進去是一條幽深且狹長的夾城道,抬頭一看是一線拂曉前幽藍色的夜空,好在前面有侍候太子的小黃門韋俊珍打著燈籠照明引路,不久就到宮牆東北角處,這兒有一個不算寬大的側門,順台階而上,進去又拐了幾個彎道,終於到了紫宸殿的東偏殿太元閣。
紫宸殿為便殿,分為東、西偏殿和正殿,上有飛橋懸空相通。這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內宮,正前是內朝常參之處,兩側為辦公和召見朝臣,東西偏殿為起居室。
太元閣是皇帝上朝前的臨時休息之地,皇子和公主們請安也就是在這裡坐等。眾皇子剛到,皇帝的儀駕步輦也從東北面蓬萊宮的方向過來了。
李惲心中尋思著,這可能是父皇為自己惹的事去安撫郭氏了。因為據宮人們說,父皇即位後,此前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去過蓬萊宮。
太子李寧回頭招手,領著眾皇子列隊恭迎,直到皇帝的步輦上了高高的宮室台基,在宮門前寬闊的走廊下來了,這才齊刷刷地躬身抱拳見禮,沒什麼大事是不用下跪的。
「兒臣等恭問父皇安好?」
李惲飛快地偷眼掃了一下,就見老爹身材高大,著明黃色圓領團龍袍,頭戴黑色紗羅幞頭,臉形方正,下頜短須更增添幾分威猛之氣,倒背著雙手緩步過來了,看了看太子,然後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一下,揮揮手道:「都隨朕入內!」
怎麼沒說「朕躬安」呢,這不按劇本來啊!然後皇帝在前大步而行,八個皇子、四個公主呼啦啦一大群跟著進入宮室,裡面雖點上了台式燈盞,但光線還是有點暗,皇帝在上首正中的六扇屏風前條案後坐下了。
眾皇子在左邊,公主在右邊,坐的是矮榻,一個個正襟危坐,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的樣子。老爹李純乾咳一聲,終於開口道:「太子近日課業修習得如何?」
左上首的李寧立即起身回道:「稟父皇,兒臣不敢懈怠,近來習經有《孝經》、《禮記》、《左傳》;讀史有《後漢書》。」
「好!那朕便考考你……」李純略一思索,又開口道:「孔子謂:為明器者,知喪道矣,備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於用殉乎哉。」
這就是一種科舉題目,就像考官出上一句,答題者要接下一句。
李寧接口回道:「這是《禮記·檀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