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藏師 第一百六十二章 鏡中玄虛
readx; 「為什麼?鏡子在哪裡?」林軒連續追問兩次。
沒有任何回應,那影子似乎已經失去了生命力。
林軒橫跨兩步,小心地向前,從側面看著那影子。他連續鼓了三次勇氣,始終不敢向前去看那影子的臉。
「這是我的生命盡頭,孩子,你不要怕。生命盡頭,枯榮無異,一枯一榮,不枯不榮。」那影子說。
「那鏡子在哪裡?什麼是『穿過鏡子』?」林軒追問。
「你到時候就知道了,鏡子是世上最可怕的東西,不是嗎?」那影子反問,「記住,岡仁波齊峰就在那裡,無論你去不去,它都沉默屹立,永恆不倒。」
林軒還想再問,那影子倏地化為一陣青煙,裊裊消失了。
「如何穿過鏡子?一個人怎麼能夠穿過鏡子?」林軒心底的迷茫更重了。
影子消失後,四周的霧氣更重,由灰白色變為墨色,直至遮蓋一切,使他不辨東西。不過,比起心靈的迷茫來,視覺上的混沌根本算不了什麼。他閉上眼睛,強迫自己清空腦中的一切雜亂思想,全心全意地去想那影子說過的那句話——「我要你記住,不要穿過鏡子」。
現代人一出生,生活中就隨處能夠接觸到玻璃鏡子,就能在鏡中看到自己,對著鏡面美容化妝、整理衣服,以確保自己的外表不會出現任何瑕疵。一天之內、一生之中不知幾萬次、幾億次在鏡子面前流連過,尤其是戀愛中的少男少女,更是恨不得隨身攜帶鏡子,每隔幾秒鐘就拿出來照一次,讓自己在愛人眼中的形象每一秒鐘都保持完美。
鏡子的唯一作用,就是完整成像,不失真,不走樣,而每一面高品質的鏡子,都會恪盡職守地做到這一點。
「穿過鏡子」這種事應該是沒有社會常識的小孩子或者小動物才願意做的,但他們和它們都會無一例外地在鏡面前碰壁,而大人們則故意不說破,以享受孩子們與小動物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懵懂之態,樂得哈哈大笑。
長久以來,人類已經形成了固定常識,鏡中皆是幻影,人類不可能穿過鏡子,就像再高明的捕獵者都無法捕捉影子一樣。
從古至今的古人筆記、今人小說中,也有穿越至鏡面世界的例子,譬如香港有位擅長寫外星人小說的作家,便創作過宇航員駕駛飛機穿越了宇宙間最大鏡子的故事。那故事最後被拍成電影,風靡亞、美兩洲並引發了科學家廣泛的討論。
林軒清楚地記得,在那部小說中,宇航員穿越鏡面,進入了一個與真實世界完全一致但左右相反的世界,裡面的星球、山脈、大海、河流、國家、城市完全一樣,但卻找不到跟他有關的任何線索。於是,他成了熟悉世界裡的陌生人,鬱鬱而終,不知所蹤。
林軒不知道,父親的影子究竟要告訴自己什麼。
幾分鐘之間,他甚至潛心回憶了人類逐步發明鏡子的歷史。
在古代,人類用黑曜石、金、銀、水晶、銅、青銅等等經過研磨拋光來製成鏡子。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已經研製出用於化妝的古銅鏡;公元1世紀,開始有能照出人全身的大型鏡子;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出現了以銀片或鐵片為背面的玻璃鏡;16世紀人類發明了圓筒法製造板玻璃,同時發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貼附錫箔的錫汞齊法;17世紀末期,法國發明用澆注法制平板玻璃,制出了高質量的大玻璃鏡;18世紀末研製出大穿衣鏡並且用於家具上;1835年,德國化學家萊比格發明化學鍍銀法,使玻璃鏡的應用更加普及。
在中國,鏡子是以青銅鏡為主,公元前2000年已經出現,取代了更早之前以水照影的「鑒」這種銅器。漢魏時期銅鏡逐漸流行,並擁有中國鏡的獨特風格,即圓形帶凸緣、背面有飾紋或銘文、背中央有半圓形鈕以安放鏡子。明代由西洋傳入玻璃鏡,清代乾隆皇帝在位時玻璃鏡逐漸普及。
在以上所有的鏡子文化中,「穿過鏡子」只是傳奇小說里出現的橋段,跟現實生活無關。
那麼,那影子說的,究竟是什麼?
在巨大的惶惑中,林軒轉身,看見營地里的帳篷以及帳篷里透出的燈光。他向著光明走,很快就擺脫了迷霧。
當他走到帳篷門口時,驟然看見薩曼莎躺在睡袋裡,側著身子沉睡。在帳篷的另一邊,則有另一個人躺著。
「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