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二百三十九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
f 到五月份的時候,耶律宗真最終還是繃不住了,選擇了與宋國和談。美國小說網 https://m.gogogous.com/
不是他不想拼一拼,而是現實給了他狠狠一擊。
遼國三十四部,願意鼎力相助的寥寥無幾,甚至西北地區,後乃蠻還叛亂了,殺了遼國信使,自立為王。
並且據後方傳言,有些部落同樣蠢蠢欲動,比如常年叛亂的烏骨部、大小黃室韋部等。
這些部落本來就是被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遼太宗耶律德光到遼聖宗耶律隆緒等幾代明君,前仆後繼地征討,不斷進攻才慢慢平定。
平定只能證明他們臣服,卻不代表他們已經融入遼國,徹底成為遼人的一份子。
他們因遼國武力充沛而歸附,自然也會因為遼國的衰敗而產生異心,特別是在見到遼國此次南下征討大宋的慘敗之後。
所以趙駿還真預料得沒錯,如果耶律宗真全面徵召各部落兵馬,那麼結局只有一個——各部將紛紛發動叛亂。
此時若宋國再插一槓子,比如通過渤海灣向東北的各女真、渤海、奚族輸送錢糧武器裝備,邀請他們一起進攻遼國,狠狠給遼國致命一擊,怕是國家都要滅亡。
因此經過耶律宗真的深思熟慮之後,最終決定還是接受張儉的勸說,答應宋國提出的各項的要求。
但他們同樣也有自己的條件。
第一,可以與宋國用戰馬、礦藏換取錢糧,但希望名義上還是歲幣,以挽回耶律宗真的顏面。並且以後每年也是如此,用等價物品換名義歲幣。
第二,宋國既然希望兩國平等對待,就不應該要求只遼國開放違禁品售賣,宋國也同樣應該如此,否則這就不公平。
第三,則是要求淶水南岸的土地並非遼國割讓,而是遼國贈予。
范仲淹接到張儉的書信,見遼國同意之後,大喜過望,連忙快馬加鞭,派人把信送往汴梁。
而這個時候的開封,則依舊處於相當肅然的氛圍當中。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兩三個月。
自從他們的那位知院大人慷慨激揚地說著要與敵人死戰到底,剛開始全城百姓的熱血上頭也漸漸退去。
畢竟戰爭動員的第一件事就是繼續收集糧草,然後送往前線。
在這種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戰爭氛圍下,汴梁的糧價日益上漲,讓百姓們苦不堪言。
這不是通過什麼強硬措施能改變的,必須要有相應的產能供應才行。
不然沒糧食你怎麼把糧食價格打下來?
所以汴梁百姓也是怨聲載道,再加上又得繼續花錢從日本進口硫磺,讓國庫花錢如流水,官員們也開始不樂意。
除此之外,還要開足馬力造手榴彈、火炮,在本身就缺銅的情況下,銅炮比鐵炮更安全,趙駿認為可以先造銅炮,積累經驗,再開始鐵炮製造。
可一門銅炮要花大概兩千多斤銅。
以一貫錢重四到五宋斤來算,需要大概四五百貫錢,加上人工、炮彈等等,總成本必然在五百貫以上。
而明代同樣兩千多斤的鐵炮成本卻只需要二百兩銀子。
這對於財政必然是個負擔。
不過趙駿卻認為,省下三十萬貫歲幣,造他娘的六百門銅炮,不比每年給遼國歲幣強得多?
因此堅決對日益高昂的軍費開支表示大力支持。
只是這種堅持怕也頂不住太久。
還是那句話。
現在民間能靠著趙駿自己的威望,以及報紙不斷的宣傳,勉強安撫住百姓的怨氣。
官場上由於趙禎以及政制院的鼎立支持,再加上政制院扶持了大批閒散官員上台,集結了一批利益集團,才不讓百官們鬧騰。
但長此以往的話,再熱愛國家的人,面對日益高漲的柴米油鹽,恐怕都會陷入兩難甚至對朝廷的怨念當中。
因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宋和遼國一樣其實都在繃著,只是看誰先繃不住而已。
但有一點好處就是,他們為了宋夏戰爭以及可能會到來的宋遼戰爭準備了近三年的時間,還算是能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