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當年 679 霜天暮景
霜華滿地月如鉤
風冷寒枝鳥宿憂
土村暮靄炊煙起
歸人倦影入殘秋
《霜天暮景》描繪了一幅霜秋傍晚的蕭瑟景象,通過對霜華、彎月、寒風、寒枝、宿鳥、暮靄、炊煙、歸人等意象的巧妙組合,營造出一種清冷、孤寂且略帶哀愁的氛圍。
「霜華滿地月如鉤」「霜華滿地」描繪出地面上鋪滿了寒霜,給人一種寒冷、蕭瑟之感。「月如鉤」則勾勒出一彎殘月的景象,殘月往往帶有殘缺、不圓滿的意味,在古典詩詞中常與哀愁相聯繫。二者相結合,為整個畫面奠定了清冷、孤寂的情感基調。
「風冷寒枝鳥宿憂」「風冷」直接寫出了風的寒冷,「寒枝」進一步強調了寒冷的氛圍,樹枝在寒風中顯得更加孤寂。「鳥宿憂」則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鳥兒在寒枝上棲息,似乎也帶著憂愁,暗示了周圍環境的不安穩和蕭索。從鳥兒的「憂」中,更深刻地表達出這種寒冷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感受,更是一種瀰漫在整個環境中的憂愁情緒。
「土村暮靄炊煙起」「土村」點明了地點是一個質樸的村莊,「暮靄」描繪出傍晚時分村莊上空瀰漫的靄靄霧氣,給村莊增添了一層朦朧的色彩。「炊煙起」則是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景象,在清冷的氛圍中帶來了一絲人間煙火氣,但這種煙火氣在暮靄中又顯得有些微弱和孤獨。此句在清冷孤寂的大氛圍中融入了一點人間生活的元素,卻反而更加突出了這種清冷感,讓人感受到即使在有人煙的地方,也難以驅散深秋傍晚的寒意與憂愁。
「歸人倦影入殘秋」「歸人」是一個歸來的行人形象,「倦影」描繪出他疲憊的身影,暗示他經歷了長途跋涉或者生活的勞累。「入殘秋」則將人物置身於殘敗的秋天景象之中,殘秋象徵著事物的衰落和消逝,歸人的倦影融入這樣的背景中,形成了一幅充滿哀愁和疲憊的畫面。這一句將人物與深秋的景象相結合,表現出歸人在這樣的季節和環境中的孤寂、疲憊與哀愁,同時也呼應了整首詩的清冷氛圍,讓人不覺感受到生命在歲月和環境面前的渺小與無奈。
全詩通過一系列細緻描寫,從自然景象到人物形象,成功地構建了一個霜秋暮景圖。各個意象相互交織,清冷的氛圍貫穿始終,表達出一種對深秋季節的感懷,對生活中疲憊與哀愁的喟嘆,以及對時光流逝、事物消逝的淡淡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