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國士:從逆向工程到為國鑄劍 第162章 軍工之父?【求全訂求數據!】
更新:12-02 14:14 作者:花十八朵 分類:玄幻小說
在動手幹活兒之前,張志鵬自然是要跟張友松團隊進行一番溝通的。
張友松對張志鵬說:「志鵬同志,我們現在已經準備重新轉向您設計的那個技術路線。」
「我們思來想去的,還是覺得你設計的那個技術路線才是最科學最合理的。」
張志鵬這個時候已經是了解過了張友松之前嘗試過的幾個技術路線。
他個人覺得,其中有一個設計思路還是相當精妙的。
畢竟,張友松是國內有數的衛星研究專家,他的團隊之前已經做出過不少的重大貢獻。
只是,這個設計思路有一個難點,那就是:熱控的難度加大了太多。
衛星的主要支撐系統包括:衛星體的結構、熱控、電源、姿態和軌道控制、測控等組成。
由於衛星工作的環境相當的惡劣,所以,其製造材料要求還是相當高的。
尤其是材料熱控這一塊,如果做不好的話,衛星壽命將會被大幅度縮小。
而張友松團隊目前並不掌握更好的熱控材料和熱控方法。
這也是為啥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設計衛星,最終發現此路不通的主要原因!
但是,更好的熱控材料以及方法對於張志鵬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好吧?
在當初建立衛星導航系統的過程中,其實張志鵬已經幫助解決了不少新型衛星的技術問題。
比如:衛星的電源問題。從衛星出現開始到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初,太陽能電池一直都是被貼在太空飛行器表面的。
以我們1984年發射的東方紅2號通信衛星為例,這衛星的表面貼了將近2萬片太陽能電池片作為衛星工作的電源。這種電源發電效率非常低,同時也十分影響衛星的結構以及其他功能。
張志鵬幫助搞出了四結的展開式砷化鎵太陽能電池陣,這就讓衛星能夠得到大量的電力能源,也提升了衛星的壽命。
此外,張志鵬還幫忙解決了衛星的三軸穩定的姿態控制方式。
要想讓太陽能電池始終對準太陽,那就必須得用三軸穩定的方式控制衛星姿態。
張志鵬幫助解決的第三個技術難題是衛星的蓄電池。
對於同步衛星來說,也是會在每年太陽運行到赤道附近、春分以及秋分前後的23天,它會進入地影。此時,它就需要蓄電池來供電了。
這就要求蓄電池能有足夠的存電供衛星使用。
衛星的電池系統可以說是相當的沉重,而電池的充放電次數以及放電的深度決定了衛星壽命。
衛星蓄電池發展一共經歷了3個階段。
1960年代,主要用的是鎳鎘電池。
1990年代則以鎳氫電池為主。
到了2010年代以後,這是變成了以鋰離子電池為主。
張志鵬直接就搞出了三元鋰衛星蓄電池。
這種電池比之前的電池組重量少了百分之五十左右。
功率密度卻提升到了120h/kg,可達到15年1500次充放電,衛星壽命可達10年以上。
這些科技可是在後來的衛星技術發展中都大放異彩了的。
張志鵬在認真研究了張友松團隊的這一技術路線之後,他笑著對張友松說:「友松老師,我認為,你們的這個技術路線也還是非常優秀的一種選擇。」
「比我自己設計的那個技術路線要好上一些。」
張友松搖了搖頭,苦笑著說道:「志鵬同志,您就不要安慰我了吧!」
「我這個設計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熱控無法搞定!」
「如果不搞定熱控的話,那衛星就算是搞出來了,肯定也會在短時間裡被太空之中極度的溫差徹底摧毀。」
張志鵬笑道:「如果給你一些時間,伱能按照你這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