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這個呂布太穩健了 第三十一章 太史慈:末將願效犬馬之勞
「初平四年的時候,管亥領蛾賊兵圍都昌,子義為報孔融養母之恩,單槍匹馬沖入都城,接令求援後,再度殺出,千軍萬馬於子義面前如若無物,此番勇猛舉世無雙,我深感欽佩,早就想一睹風采。
今日得見,也算了卻一樁心愿啊。」
濮陽城的宴客廳內,呂布大擺宴席,以上賓之禮款待,這讓太史慈受寵若驚。
他是什麼人,只不過是孔融麾下一軍侯而已,現在連軍侯都不是了。
對方呢?
實實在在的一方諸侯,人中呂布之名響徹十三州,二者差距有雲泥之別。
可呂布不僅親自到驛館去接他,還在府上擺了大宴,一開口就是對自己的敬仰之情。
有一說一,哪怕是孔融對自己也沒有這般親和的態度。
原本打算來跟呂布較量一番的太史慈現在都不好意思開口了。
「豈敢與溫侯相比,世人皆知溫侯虎牢關下威震十八路諸侯,某當不得舉世無雙,溫侯才是世所罕見。」太史慈有些不好意思的訕笑。
「來,子義,我敬你一杯,敬你孝感動天,也敬你知恩圖報,今日能與子義同席,大慰平生啊!」
呂布放下姿態,主動敬酒的行為讓太史慈內心愈加的動容,趕忙拿起酒杯回敬。
作陪的曹性心裡犯嘀咕,從前的溫侯嘴上能服誰啊,尤其是面對武將,今日這般姿態,當真是頭一回見。
寫給太史慈的信曹性也看過,他當初以為把太史慈哄騙過來後,呂布肯定會用武力鎮壓,打到他服氣,然後納頭就拜,沒想到是這樣一種情況。
「對了子義。」
放下酒杯的呂布收起笑容,頗為肅目道:「自十常侍亂政,後遭黃巾之亂,朝廷又經董卓、李傕、郭汜作亂,天下狼煙四起,子義一身本領為何不思匡君輔國,救萬民出水火?」
這話說到了太史慈的心坎上,他長嘆了一口氣,「溫侯真乃知音,某亦有此想,只可惜某出身草芥,報國無門啊。」
太史慈自詡自己這身本領不說天下無敵,總歸能賺些功名的。
可惜孔融沒有什麼壯志,解黃巾之圍後整天關起門來吟唱詩歌,拜了個軍侯也就是每天巡邏而已。
呂布微微動容,像太史慈這樣的在野猛將其實不少的,而且大多不是出身世家,名將排行榜上,除了馬超是名門之後,其他大多是野路子。
了不起就是像許褚、夏侯兄弟他們那樣的豪強。
回頭有必要弄個招賢令出來。
「何謂報國無門?」
呂布昂首道:「若子義願意,即請出任軍中司馬,若得子義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東漢軍制,五人為一伍,設伍長;兩伍為一什,設什長;五什設一隊,設隊率;兩隊為一屯,設屯長;五屯為一曲,設軍侯;兩曲為一部,設司馬;五部為一營,設都尉或校尉。
在北海的時候,太史慈擔任的就是轄五百軍的軍侯,現在呂布一開口就是司馬,說是平步青雲一點也不過分。
一個普通人從伍長干到軍侯,起碼要在先登、斬將、救主或者奪旗中占一個,到軍司馬的難度可想而知。
聽起來,軍侯到司馬不過是一步之遙而已,但就太史慈的情況來看,卻迥然不同。
他在北海能出任軍侯是因為突出重圍求援並且解了都昌之圍,算起來這可以認定為救主了。
可是在這兗州,呂布的麾下,他可是什麼功勞都還沒有,一上來就拜軍司馬,太史慈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怔看著呂布。
他知道如果留在并州軍這種常年在戰場上打滾的部隊,要想建功立業確實是大有機會的。
可也因為如此,這樣的部隊裡想晉升你就得有拿得出手的軍功,初次見面便拜軍司馬,呂布對自己的器重是可見的。
事實上詫異的不只是他,曹性都瞪大了雙眼,要知道他們幾個也不過是都尉而已,還是靠著戰場上九死一生換回來的。
「溫侯!」
太史慈站起身來作揖,「某本東萊一武夫,蒙溫侯不棄,本該鞍前馬後、不避斧鑊,然則同郡故里劉正里已約定相見。
若是溫侯信某,便允某先前曲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