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漢中祖 第六十章軍政
六月,成都。讀爸爸 m.dubaba.cc
自張皇后染病駕崩後,成都軍民素服、婦人素服不妝飾。百官上素冠服,前往大行皇后宮舉哀。
在大鴻臚杜瓊的主持下,為張皇后舉行了小斂及大殮,劉禪並親自給張筠的口中含上玉。持符節的使者知會大漢國內二千石以上的,符節所到之處,各地刺史、太守皆伏哭,州郡屬官遣吏入成都致哀。
……
可以說是張皇后駕崩的如今高規格的禮儀,還是大漢開國以來第一次所遇見。畢竟更高規格的老劉駕崩,由於當初禮儀不備,又是病故白帝,故並不隆重,反而有些草率。而這次張皇后駕崩所行之禮,基本是按照了後禮的流程,比老劉的帝禮更為完備些。
若仔細深究,兩漢的後禮比帝禮只在細節上有偏差,大體上還是相似的。其中的緣由,與兩漢皇后地位的崇高有極大的關係。
比如兩漢的皇后擁有自己的官署(如漢朝的皇后三卿),負責管理後宮,理論上皇帝的所有妃嬪、皇宮內宮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屬。甚至在西漢時皇后也擁有兵權,在武帝巫蠱之禍時,皇后衛子夫同意太子劉據調用皇后的中廄車架,取武庫兵器,調長樂宮衛隊,以為作亂。
不過這些都隨著張筠的病故而消散,悲傷過後處理完喪事的劉禪基本是不會立後了。之所以不立後,不僅是為了劉禪個人的情感,另外一方面還是有為庶長子劉璿考量。
因為劉禪大概率要立庶長子劉璿為太子,劉璿近年來的談吐,以及行為處事都說明了他是一位優秀的繼承人。是故為了保障劉璿順利成為太子,劉禪為了穩定其儲君之位,則是不打算立後。
畢竟其母王夫人,乃宮中少有的出身卑賤者。如果讓她擔任皇后,因本身欠缺威望,反而不好。不如就擱淺皇后之位,斷了其他妃嬪的念頭。
此時的皇宮一片雖是素縞,但劉禪早已經把悲傷剝離開,以一種冷靜的行為去處理公務,因為他還要中興大漢。
劉禪瀏覽著涼州刺史呂乂上表的奏疏,微微頷首,讚揚說道:「呂季陽此疏甚好,當為大漢治涼表率。」
說著,劉禪將呂乂的奏疏遞給董允,說道:「不知休昭(董允)可有不同見解?」
在劉禪繼任單于位後,由於涼州內有大量的胡部生活於此地,涼州首當其衝地需要發生變革。而作為涼州刺史的呂乂不愧是幹吏,配合尚書北台迅速劃分草場,協助各地屬國形成合適的官制。
同時根據在涼州長期的治政經驗,呂乂為減少民族衝突和矛盾,認為河西胡人或有貧困潦倒者,常被當地官吏役使,為其放牧和耕作。上疏提議頒布律法,禁止吏民役使、藏匿這些少數民族,發現要及時報告給上級,將原先離散的胡人各歸部落安置。
董允看著呂乂的奏疏,亦是一臉欣賞之色,說道:「啟稟陛下,呂涼州此疏倒無不足,只是陛下欲安邊境胡人,各劃草地,以設官職治之。而如今規章初建,缺少吏員輔助各屬國千騎長,大漢難以深入,故臣以為不如將軍中初通文字,卻與胡人交好者外放為吏。或可讓呂刺史從涼州本地中尋漢化胡人以為吏員,讓其入千騎長麾下聽令。」
董允沒有補充呂乂治理涼州的不足,而是將注意力放到大漢初置的屬國、道的建制上。提出建議抽調軍中有識之將士,或徵辟涼州漢化胡為入國、道任職。從而讓大漢更加深入地治理國、道。
劉禪手持朱紅筆,在呂乂的奏疏上批註大漢涼州與西域諸國的通商建議,說道:「所言有理,可從休昭之策以治北人。」
「諾!」
批閱後,劉禪合上呂乂的奏疏,沉聲問道:「可還有奏疏乎?」
「有!」廖立將手上的巾帛遞了上去,說道:「陛下,安
康太守句扶上疏稟告郡內山道修建及漢水疏通情況。」
安康郡前身乃上庸、西城、房陵三郡,由於東三郡地處孤立突出,臨近荊州南陽,加之道險運艱,交通不便,是故大漢將此三郡合一併為一郡,以便於治理鎮守,並由長期駐守此地的句扶任太守一職。
安康郡雖是偏僻,但從人口上來說亦是不少,以西城縣人口最為鼎盛,上庸顯次之,合計有二萬三千四百戶,十萬二千三百五十一口。是故句扶為深入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