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漢中祖 第一百零四章領軍
眾人尋聲望去,只見此人正是隴西辛洪。筆神閣 m.bishenge.com
辛洪,字伯碩。初仕王平帳下,隨軍征討張郃。王平為破張郃,以辛洪為使驕張郃之心,夜襲破之,遂定涼州。
後被王平舉薦於諸葛亮,關中之戰時,辛洪曾出使魏軍營寨,為激魏軍出兵,其言語頗是犀利,令夏侯儒大怒,深感為恥。在面對司馬懿的試探中,辛洪又以其出色的對答,讓司馬懿無法知曉漢軍內部的真實情況。
辛洪拱手行禮,說道:「陛下,洪雖文武不就,但卻有善辯之口舌。今當願出使蒲忠,說服其抵禦吳軍。」
劉禪微微挑眉,問道:「辛卿可知此行之難」
辛洪不卑不亢地說道:「洪豈能不知。今局勢危機,關乎我大漢是否能克荊北一事。臣以為蒲忠為魏將,當好立功或是揚名,臣當以功名說之。細緻之語,當因時而變,因事而言。」
劉禪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卿願毛遂自薦,朕又豈能不准。卿當出使襄樊,不知有何所求,今當說之,朕當一併許諾。」
「臣乃隴西一儒生,家無旁親,若臣不幸死於襄陽城中,望陛下善待臣之家人,使臣當無後顧之憂也。」辛洪請求說道。
劉禪聞言,見辛洪報有死志入城,不由肅然起敬,說道:「卿之言,朕當記之。眾人於此共證,卿之妻子朕養之,卿勿慮也。」
頓了頓,劉禪繼續說道:「今辛洪出使襄樊,朕拔卿為騎都尉,持節入城。」
「謝陛下。今局勢緊急,臣即刻出發。」辛洪應道。
說完,辛洪朝著劉禪及帳中眾人行禮,後轉身出帳。
沉思局勢的潘浚出言問道:「陛下,今辛洪出使蒲忠,當遣何將攻洛陽之地,逼曹叡回軍。」
劉禪沒有回答,而是看向諸葛亮,問道:「上丞相以為誰可擔此重任」
諸葛亮沉吟許久,緩緩說道:「軍中大將唯前將軍(王平)在大軍之中,如今之戰不如遣前將軍率軍越伏牛山,順洛水而下進攻洛陽。陛下與臣坐鎮中軍,觀兵事如何,定大軍方略。」
劉禪起身踱步,分析說道:「宜陽為縣名,實乃郡也。攻伐宜陽,進軍洛陽,山高路遠,此必是大戰。將士若不效死力,當不能克也。子均雖是我大漢名將,但於威望而言,頗有不足。胡部騎卒觀朕白纛而敢赴死,若隨子均恐無如此之效。」
宜陽城看似為縣,但實際上宜陽在和平時期,商業繁榮、經濟發達,可稱為郡。如今兩漢的宜陽城就是戰國時期的韓國舊都宜陽。
不過隨著漢末戰亂,宜陽也不如往日的富庶,長期地處內部,也沒成為兵家險要之地。如今隨著大漢進兵南陽,宜陽作為洛陽的屏障,軍事地位也隨之上升了。
說著,劉禪停下腳步,望向眾人,說道:「故攻伐宜陽,進軍洛陽,非朕不能親往。」
此言一出,眾人議論紛紛。
潘浚直接勸諫說道:「陛下,大軍越伏牛,攻洛川。此兵勢兇險,陛下乃萬乘之尊,不可親往。當遣上將往之,豈能隻身犯險。」
「正是,臣以為潘公所言極是,陛下當以大局為重。」楊儀亦是勸諫說道。
對於眾人而言,由於吳國的背刺,這場戰想要勝利希望不大,可不能為了一絲希望,搭進去一個天子。若是廢物天子倒還無所謂,但這個天子卻是季漢一統天下的希望所在。
劉禪搖了搖頭,說道:「諸君可知此戰於我大漢而言,關乎何事乎」
敲了敲掛在牆上的輿圖,劉禪沉聲說道:「漢有益、秦、涼三州之地,擁武關、山川險塞。吳占揚、荊、交三州,大江、漢水為固。魏據中原七州,沃土萬里乃立國之基。」
「故此戰我軍若是敗退,天下將三分矣。南陽勢力交錯,不可再取,大漢唯向東取河東,進占并州,方有滅魏之望。而河東之地攻守,觀春秋秦晉爭霸便知。若無天時、人和,驅魏人於河東之外,難之又難。」
劉禪環視眾人,說道:「屆時三國僵持,若無百年或是數十年,恐怕是天下難定也。」
楊儀、潘浚等老者默然不語,年輕的俊才不敢多言。
劉禪見狀嘆了口氣,在這場危機之下,蜀漢老人政治的缺點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