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漢中祖 第十九章曹魏戰略(下)
(ps:建議訂閱這三章)
面對司馬懿的詢問,滿寵握持細杆,笑道:「壽春乃富庶之地,周圍百姓數十萬之眾。愛字閣 www.aizige.com京師至壽春,良田遍野,雞犬之聲,阡陌相屬。壽春富庶至此,孫權又怎麼不會垂涎欲滴呢?是故孫權若下合肥,則必揮師北取壽春。」
「至於如何引誘孫權北上,臣以為不如效彷石亭之戰,周魴斷髮書信詐降曹文烈之舉。令揚州重臣暗投孫權,以為外援。屆時合肥遣三千士卒守備,令吳破之,誘其北上。我大軍從安豐、譙郡二地出發,左右繞行包夾孫權大軍。」
曹叡沉吟少許,問道:「戰事未知,若孫權不中我之策。我大魏丟失合肥,戰後又如何可奪回?」
對於曹叡而言,他首要關心的是如果計策失敗,大魏會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滿寵將細杆移到輿圖上的合肥新城,說道:「合肥新城遠離水道,利我不利敵,吳人善舟,不善步。我國可於戰後,遣上將率軍南下攻略合肥,若有吳人來援,擊其援軍,斷其糧草。合肥新城又可重新回到我大魏手上。」
頓了頓,滿寵察覺到曹叡擔憂心理,進一步分析說道:「合肥之地百姓皆無,於我大魏而言,不過是消耗孫權北伐銳氣之地。於吳人而言,因遠離水道,守之難守,如同雞肋。我大魏若能捨棄一要塞,得滅吳大軍之良機,合肥得失,無傷大雅,況且我大魏取之甚易爾!」
合肥新城建造在舊城西三十里外,交通樞紐作用明顯減弱,但是遠離河流,對於依賴水軍作戰的吳軍而言,攻城難度大大提升,合肥成為了消耗其銳氣的最佳棋子。
今年孫權舉兵進攻合肥,在新城下折損了銳氣,被八千羊兵嚇退,這一例子暗合了滿寵所言:新城目前僅作為消耗孫權北伐銳氣之地。
滿寵的言語其實並不奇怪,由於壽春的經濟、軍事地位的上升,合肥作用的下降,到現在僅是作為壽春的抵禦吳人進攻的橋頭堡。
合肥遠離中原,大軍救援需要在東西二線來回奔走,遠不如壽春來得方便,而且壽春本地富裕,容易招募士兵,不像合肥周圍空無人煙。
歷史上三國後期之時,吳魏的爭奪便是集中在壽春這一地段。
諸葛恪率領二十萬大軍北伐,這是東吳對曹魏發動最大規模的一次進攻,這次進攻並非為了占領合肥,而是要引誘魏軍主力出戰。但魏軍並不急於救援,而將大軍集結於壽春以逸待勞,等待吳軍疲憊再出擊。但諸葛恪剛愎自用,中了合肥守將的緩兵之計,加上病情的緣故,以至於連合肥都沒攻不下便撤軍。
同時在諸葛恪死後,東吳軍隊為支援淮南三叛的叛軍或撤回國內中途數次經過合肥,有多次機會可以占領合肥,卻從未在合肥駐軍。
公元263年、268年,丁奉組織的兩次北伐也無視合肥的存在,吳魏兩國爭奪的焦點由合肥轉變為壽春,富裕的壽春變成了東吳虎視眈眈的肥肉。
從曹操時期的張遼、李典、樂進三位大將配合萬人精銳甲士的鎮守,再到後期曹魏派遣三千士卒防守合肥,甚至不在意合肥得失。甚至再過數年,全琮上任大都督時期,深入芍陂與魏將王凌作戰。這些一系列的故事都已說明了合肥城的作用在急劇下降,遠沒有早期的那麼重要。
是故作為鎮守東南近二十年的最高軍事長官滿寵,對此可謂是心知肚明,此次他就是想藉助合肥之地,吸引吳人大軍北上,剪除南部的禍害,讓大魏可以專心對付西蜀。
聽著滿寵對合肥的闡述,作為曹魏核心人物的曹叡、司馬懿、蔣濟等人,也有所洞察合肥存在情況的變化。
曹叡還是拿捏不准深淺,轉問蔣濟道:「蔣卿以為滿卿計策如何?」
蔣濟乃揚州九江郡平阿(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對揚州地理極其熟悉,曹丕期間多次南征東吳,蔣濟屢次上疏進言。石亭之戰,蔣濟更是身在洛陽,根據戰報,判斷出曹休身處險情之中。
可以這麼說對付蜀漢的進攻,蔣濟或許不行,但是若要對付東吳北伐,他還是可以輕鬆拿捏。其中緣由與他身為揚州本地人,熟知地理有莫大的關係。
蔣濟捋著鬍鬚,說道:「孫權此人謀略淺薄,不識內在變化。其做事尋利而動,雖大難毅然而上;無利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