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一十七章 聲名雀起
時間就在平淡的時日之中慢慢的渡過,河東衛氏的迎親隊伍尚未渡河,就接到了何白、何進以及袁紹三人的勸告書信。以何白的官位與名望,還不能使衛氏有所畏懼,但是大將軍何進與士人之楷模袁紹二人,就不得不讓衛氏認真的考量起來。
蔡氏並非是不肯嫁女,而是因為蔡邕突發重症,臥床不起。身為大女的蔡昭姬欲盡孝道,而希望婚期能沿後三年。此時天大地大,然孝道最大,你衛氏總不能不讓人家盡孝吧。
然而衛氏也有衛氏之苦,衛仲道身體一直不好,如今更有惡化之跡象。衛氏急著迎取蔡昭姬,一是想要衝喜,希望借大喜之氣沖好衛仲道的身體。二是如若衛仲道有所不測,希望蔡昭姬能為衛仲道留下一子半女來。
此事雖然她人亦可能做到,但怎麼也比不了蔡邕之女的身份來。而且以蔡邕外孫或外孫女的身份,將來的前程必定不可限量。只是如今既接到了何進與袁紹的勸告書信,衛氏不可能膽敢同時得罪二人,迎親隊伍也只能是怏怏不樂的重返河東安邑去了。
何白去了此事之後,日子就過得十分逍遙。太中大夫並無什麼具體的政事,除了早朝之外,每日裡只是在大將軍府中閒逛一下,下午就自由活動了。或呼朋喚友飲宴,或四處交際,或至西園,或去司徒府接受詢問。晚上時練習基礎槍術,或在家中看蔡邕寫史,或幫其借書,又或教授蔡氏二女與貂蟬後世音樂。一轉眼間便到四月中旬了。
經過近一月時間的交際之後,何白與歷史中的名人大都混了一個臉熟,至於關係怎樣,就看他人對何白的觀感了。反正何白自我感覺一般,沒幾個能交心的。主要還是他們並非何白刻意拉攏的對象,投入的功夫少了,關係自然也就一般般了。
即使是荀攸,也因為此人一向少言寡語,又別無愛好,何白很難找到能讓他感興趣的話題。最終去了幾次荀府,二人時常相對無言,十分尷尬,之後便就去得少了。不過高度酒每日都會送去兩斤,就算關係一般,何白也存了一個念想。
能夠算關係不錯的居然是黃祖與淳于瓊二人,淳于瓊生性好酒,喜歡往何白這裡湊合,何白能夠明了。但黃祖此人時而高潔傲慢,時而春風拂面,時而狂躁莫測,時而風流浪蕩,為人性情很難把握。何白本想與其泛泛而交,不想黃祖偏偏就與何白深交,時不時的就來何府打秋風,或者醉宿府中,完全不拿自已當外人。何白無奈,只能由著他了。
因為何白的官位不小,通過宣傳之後,名聲日高,愛好養士與仗義疏財之名也得以廣傳司隸諸郡,前來投奔者日漸增多。只是多為客居之士,只有少許幾人到來不久,便看好何白,拜之為主,有託身之心。這幾人的才能一般,算是能治一縣之才吧。年紀已到四旬左右,沒有了出仕朝庭之心,這才投在何白麾下。何白用之為府中的書佐。
金錢上的求助者也不少,只要合情合理,何白一併予之,並不書寫借條與收取高利貸。還不還錢只看個人的誠信。這在後世可不敢,但在重視信諾的漢末,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會信守承諾的。
經過幾事之後,洛陽人始信何白是真正的仗義疏財之人,前來求助者絡繹不絕。幸好只是一些商借小錢的老實人,都沒有超過十萬錢的,一月時間也就借出了五百萬錢,卻讓世人皆知曉了何白的仁義之名來。
加上百官對何白府中的清澈白酒十分喜愛,更把何白比作杜康那般的酒中之聖,不但為之取名喚作「天明酒」或「何白酒」,更有千金求取釀酒之方的。然而何白毫不在意千金之重,不賣酒方。只是開門迎賓前來飲酒,絕對不賣。
因此白酒的名聲雖響,但市面上卻欲求一斤而不可得。通過如此飢餓性的宣傳,白酒的名聲非但不弱,反而與何白好客的名聲同時雀起。在百姓商賈們的口中,更是成為了賢士酒,唯有賢士才可以品嘗的美酒。傳聞市面上已經炒到了一金一石的地步,這可是糧食的百倍之利,然而卻依然無酒可賣。
到了後來,就連漢靈帝也有所耳聞,命內侍前來索取。何白迫於漢靈帝的權力,只能送出了十石。卻被一見心喜的漢靈帝指定為貢酒,每月都需進貢給漢靈帝三十石,用作償還何白封爵夕陽亭侯時未交納的政治獻金。因此,短短時間內,何白與「天明酒」的名聲就響徹了全國,而何白也正式與「酒祖杜康」那般,隱隱有了「酒宗」之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