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十九章 漢地有亂
「進如山桃皮叢,擺如海子樣陣,攻如鑿穿而戰。」
這便是後世蒙古大軍的作戰精髓了,更有一種誘敵、困敵、疲敵的鴉兵撒星陣陣法,和一種大魚鱗陣的突擊陣法。
這些東西就如孫子兵法一樣,知道是知道,但能不能變通,隨機應變來應對戰局,就看個人的能力了。後世的遊戲中常以統率力九十多與六、七十多的數值,來分辨名將與庸將之間的差距。
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並沒那麼大,應對得好,你就是名將,應對不好,你就是庸將。所以名將與庸將之間,只是隔著一層紙罷了。
鐵木真用之曾橫行天下,後明初蒙古人用之卻敗退千里。不是這兩者的方法有什麼不同之處,而是這二者之間缺少一個靈與活。何白若能十分靈動的使用這種戰術,把他用活,那基本上可在這個時代縱橫無敵了。
使用蒙古人的戰法,那麼就專門使用精銳了,因為這種戰法對於單兵的能力要求性很高,對於配合的要求性更高。經常能以百騎拖住、困住萬人之軍,千騎就可展開百里之地。八百落有八百騎就足夠了。
在主武器弓箭上面,漢弓多是鐵胎硬弓,射程很遠,最遠可達三百米,有效射程在兩百米內,一百米內可以破甲,但射速很慢,所需的力氣大。
烏桓人常用的匈奴角弓,雖然射程只有漢弓的三分之二,需要到四、五十步,也就是六、七十米內才能破甲,但射速很快,與蒙古弓差不多了。反正蒙古人戰術也不用強攻硬拼,也差不多可以將就了。
副武器上烏桓人多用骨朵木棒為主,那是因為缺少鐵器,不得已而為之。等回到漢地之後,何白將以長槍、馬刀裝備,相信攻擊力可以極強。
策劃完畢後,何白就挑出八百精騎來,分出八個百人隊,除自已、付邢、成章三人外,還專門任命了五個漢人親衛為百夫長,二十四個漢烏勇士為三十人隊的隊長,又讓奴隸們自已挑選自已的什長與伍長後,就算成軍了。
作為一支未來的強軍,需要嚴明的紀律,方可戰無不勝。不過在封建時代各個名將之中,常以殺戮為手段,來嚴明軍紀。這種手段被中國古代的大部分名將所推崇,反正就是不把當兵的當人看,把他當成聽話的工具就行了。
就如尉繚子曾說:古之善用兵者,能殺士卒之半,其次殺其十三,其下殺其十一。能殺其半者,威加海內;殺十三者,力加諸侯;殺十一者,令行士卒。
這殺的不是他人的士兵,而是自已手下的士兵。再加上極其厚重的賞賜,這才能讓手下的士兵們悍不畏死,勇於拼殺。
何白自思,若以後世最為知名的岳飛、戚繼光的軍法來治軍,自已從前當兵的那個團,只怕人人都可殺了。就算是放到現在,自已手下這八百精騎要被殺到一半才行。
但何白身為後世的現代化軍人,當然不能這樣蠻幹,除了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來治軍之外,還以後世的行為條例來嚴格的管理軍隊。並任命付邢為參謀長,任命成章為教諭長,也就是後世的政委。還以多種忠君、無畏、獻身、高傲的精神為口號,再輔以完備的後勤保障與撫恤手段。在經過一個月的雪中粗訓之後,終於真正成軍了。
這日沒有下雪,是授旗的大好日子。何白召集了全部落男女老少所有人,在眾目睽睽之下,對每個隊授出了一桿一丈高,三尺高寬的三角白邊紅底黑色鷹樣旗。每個百人屯則授丈五的四尺三角白邊紅底黑色鷹樣旗。最後何白的將旗是三丈高六尺高八尺寬的金邊紅底黑色鷹樣四方旗,並為大軍授名為武鬥血騎。
剛剛為新成立的武鬥血騎召開全部落,包括奴隸在內的盛大宴會,就見烏延領著幾人匆匆的跑來了。
烏延氣喘噓噓的找到何白,面露狂喜之色,劈頭就問道:「何白兄弟,你的軍隊練好了沒有?丘力居叔父有飛馬傳信,說漁陽的世家大豪張舉、張純,在半月前舉兵反漢,號召我三郡烏丸全部反叛。丘力居叔父說,有張舉、張純二人為先導,此番去漢地必能得到大利。」
「聽說張氏大軍已攻下了大半個漁陽郡,目前正在劫掠薊中,其他早一步得到消息的烏丸部落,已紛紛率眾前往漢地去了。怎麼樣,咱們的速度也要快些才是。」
何白皺眉問道:「可鎖兒部呢?不去管他了?」
烏延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