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謀伐 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
測試廣告1 襄陽城內,一片大亂。詞字閣 www.cizige.com
朝廷兵馬收納張繡,大敗文聘,席捲了整個南陽。
在小長安聚之戰後,陳暮重新整頓了一下兵馬,於數日後繼續南下,兵鋒直指襄陽。
襄陽城區位於漢水南岸,此時整個襄陽都十分恐懼,因為城內兵馬很少。
之前說過,劉表的總兵力雖然多達十二萬之眾,但水師幾乎占了一半,陸軍只有五六萬左右,並不算多。
其中水師分為襄陽水師,江夏水師以及長江水師,江夏水師占據了水師當中大半,兵馬數量達四萬,而襄陽水師的兵力很少,不足一萬。
陸軍還需要留守各處,五六萬人其中至少有一到兩萬需要分散各地關隘,如巫縣秭歸、上庸房陵等益州進攻荊州的道路。
因此襄陽城實際可用兵馬陸軍不到五萬,除開文聘率領的兩萬人北上之外,長沙張羨叛亂之後,劉表派了外甥張允前往江陵平叛,也帶了兩萬人馬前去。
結果就導致整個襄陽城目前只有數千陸軍以及七八千水師,總兵力只有一萬多人,可以說眼下的襄陽,兵力非常空虛,防守力量嚴重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劉表又急又氣,連忙叫蒯家兄弟和蔡瑁等人前來商議,眾人商議了之後,最終定下計策,只能叫來黃祖回援。
雖然這意味著荊州將徹底失去對揚州的窺伺,但現在連老家都沒有了,就別想著得隴望蜀了,先保住自己再說。
於是在數天前,得知文聘大敗之後,劉表就已派人去江夏找黃祖回來,令他順著漢水北上回襄陽。
黃祖接到這條命令之後也犯難。
難的不是回不回去的問題,而是怎麼回去的問題。
長江江面有多寬,最寬處能達七八公里,最窄處也有一里來地。
荊州水師在長江上大型樓船隨便跑,多少噸都沒問題。
可漢水呢?
最寬處不過三百多米,最窄處只有八十米,水深也遠不及長江。
江夏水師的樓船可不是陳暮在洛陽造的那種千人級小樓船,而是能載三千人以上的大樓船。
當年陳暮灌粘水淇水加上洹水三條河流的水流量,只能派三艘載千人的樓船在江面上航行,水深是夠,但江面不夠寬敞,因此三艘小樓船已經是極限。
而江夏水師根據記載,劉表治水軍,蒙沖鬥艦,乃以千數。
意思是船隻數量有幾千艘,想讓這幾千艘船大規模北上,以漢水的寬度根本不夠。
除非黃祖放棄超大型樓船,只用艨艟鬥艦等中小型運兵船逆水劃上去,而且還得分批次,不能一次全去。
猶豫再三,黃祖只能這樣選擇,四萬人的軍隊留下一萬人防守沙羡,其餘水軍放棄大型樓船,用中小型運兵船分批次北上。
漢代運兵船小到先登、走舸、露橈,每次只能運兵二十到三十人。
中等船隻則是艨艟鬥艦,可以運兵三四百人。
但逆水而上,且還是手動划槳,運兵過多會導致船隻航行緩慢,因此每艘船又得減掉一半人數來減輕負擔,加快航行速度。
如此一來,小型運兵船每次大概只能運十多人,中型運兵船只能運一百多人。
想把三萬人一次性運回去得,小船得一千多艘,中型船一百多艘,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
更重要的是,漢江不夠寬敞,船隻太多會導致擁堵。
所以黃祖被迫分了三批,利用中小型運兵船,每次一萬人,計劃五天之內把三萬人全部送回襄陽。
結果就是這幾日漢江江面上倒是頗為壯觀,每天都有數百艘先登、走舸、露橈等小船,以及數十艘艨艟鬥艦浩浩蕩蕩北上。
江上千帆競技,密密麻麻的黑點塞滿了整個江面,簡直是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境界。
最糟糕的是,偶爾還因為船隻過多,江面太窄而發生擁堵事件,甚至還出現了幾起撞船,船毀人亡,在沒有戰事的情況下損失了十多名士兵,弄得江夏水軍一陣雞飛狗跳。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江夏水師磕磕絆絆,好歹是回援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