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荊州我做主 第四百六十七章 漢室之殤
只見司馬懿淡淡一笑,反問道:「難道程公認為,我們大王不廢漢室,劉琦就不會率兵攻打我們了嗎?所謂藉口,那是因為他早已做好了準備,否則的話,誰也不會打冤枉仗,劉琦此人雖然尊崇漢室,可是哪一次不是在得利的情況下才會出兵?他因為扶保漢室可曾受過一絲一毫的損失?所以,他的尊崇漢室和我們協天子以令不臣其實沒什麼區別。只要這一次讓他討不到好處,劉琦也只能無奈的停止進攻。再者說了,主公廢漢對劉琦也是一個機遇,因為漢帝被廢,他才有稱帝的機會,就算他肯放棄這個機會,他麾下的群臣也絕對不會放棄,他既然稱帝,那自然也就背叛了漢室。哪裡還能再舉起正義的旗幟呢?」
「可他畢竟姓劉,又是漢室宗親,如果就這樣稱帝的話,誰也不會說他什麼,而孤就不同了,這畢竟是漢家天下啊。」曹丕也終於忍不住開口了,說出了心中的疑慮。
司馬懿卻笑著說道:「大王你手中有皇帝的傳位詔書,而劉琦手中卻什麼都沒有,到時候誰是正統誰不是正統,明眼人一看便知。」
程昱冷笑道:「恐怕真因為如此,劉琦才會迫不及待的想要爭個正統吧?」
司馬懿卻淡定的說道:「我正要他來爭,經過去歲一役,我軍雖然失去了河南之地,但卻尚有二十餘萬軍隊尚在邊境駐紮,諸路大軍嚴陣以待,劉琦又能奈我何?再者說了,劉琦雖得了河南之地,卻也是損耗極大,據估計怎麼著也有五六萬人,至於我軍投降的那些軍士,短時間內很難被再用,而豫兗青等地由於剛剛經歷大戰,民眾厭戰心理極其強烈。劉琦就算真的想要發兵與我們作戰,也要考慮考慮民心問題。所以,懿認為,即便大王接受禪讓。劉琦在短時間內也不會對我們發動進攻,而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自然也就越有利。」
「這恐怕也未必,畢竟劉琦實力強大,遠非我們能比。一旦真的以傾國之力來發動進攻,以我們之力,如何能夠抵擋?」程昱雖然這樣想,可是張了張嘴,卻終於忍住了,因為他已經看到曹丕眼中的決心了。
見程昱不再說話,司馬懿也對這一切有了應對之策,曹丕的心中自然也有了主意。
第二天,曹丕便找到了太史丞許芝,詢問受禪之事。
只聽得許芝躬身說道:「皇帝的禪讓詔書已經發出。今月十七日己未直成,可受禪命,現在大王就下令建造受禪台,到時候絕對不會誤事。」
曹丕心中暗想,本月十七才只有半個月的時間,這樣做實在是太倉促了,於是搖頭說道:「百官一勸進,本王就設立受禪台,這成什麼話?如今我應當堅決推辭受禪詔書,至於威儀。還是按照往常那樣便可以了。」
隨後,曹丕便發下璽書,其中寫道:「當奉還璽綬為讓章。吾豈奉此詔承此貺邪?昔堯讓天下於許由、子州支甫,舜亦讓於善卷、石戶之農、北人無擇。或退而耕潁之陽,或辭以幽憂之疾,或遠入山林,莫知其處,或攜子入海,終身不反。或以為辱,自投深淵;且顏斶懼太朴之不完,守知足之明分,王子搜樂丹穴之潛處,被熏而不出,柳下惠不以三公之貴易其介,曾參不以晉、楚之富易其仁:斯九士者,咸高節而尚義,輕富而賤貴,故書名千載,於今稱焉。求仁得仁,仁豈在遠?孤獨何為不如哉?義有蹈東海而逝,不奉漢朝之詔也。亟為上章還璽綬,宣之天下,使咸聞焉。」
曹丕在這道命令裡面,不僅表示自己不受禪,甚至連一切軍政大權都要交給皇帝,並且引用了許多不接受受禪的名人的故事來表明自己的心意,看起來很冠冕堂皇,可實際上卻沒有半分交權的舉動,群臣們自然知道,這是曹丕以退為進,故作姿態,這也是一般受禪者傳統的做法。目的自然是想博取一個好名聲,撈取足夠的政治資本。
群臣既然明白了曹丕的意思,自然是更加不遺餘力的上書勸進。
所以,魏國太子太傅鄭稱、常侍衛臻等一百二十人上書曹丕,請求曹丕「輒整頓壇場,至吉日受命」。
這一次曹丕再次斷然拒絕,同時再度表達自己要交權的願望。曹丕得戲演得倒是真夠逼真的,如果在後世,說不準能混個影帝噹噹。
魏國群臣當然不會善罷甘休,於是這一百二十名大臣再次聯名上書勸進。這已經是第七次勸進了,而在第七次之後,還未待曹丕有所反映,侍中劉廙等人又開始了第八次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