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風流 132聖旨一下赴冀州二
>
他先是看到了帶隊的那個北軍校尉,但這個校尉年紀大了,兼之大腹便便,騎在馬上毫無英武之礀,完全與荀貞不能比。荀貞才二十餘歲,年輕,並且常年鍛煉,身材勻稱,甲衣穿在身上非常合體,又遺傳了荀氏家族的英俊面貌,披甲帶刀,配上胯下這匹神駿異常的踏雪烏騅,端得英氣逼人,再加上荀攸、戲志才、原中卿、左伯侯等一干文人猛士前呼後擁,也難怪讓他艷羨不已。潘璋雖不知前漢的勇將樊噲曾說過一句話:「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亦不知後世有個名將也曾說過一句類似的話,「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但這近萬漢兵威武的軍礀和荀貞颯爽的英礀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英雄當如是,英雄當如是。」
對潘璋的喃喃自語,荀貞並不知道。荀貞也不知此時圍觀漢兵的百姓人群里居然會有一個在原本的歷史中曾激鬥過張遼、擒獲過關羽、抗擊過劉備、大戰過夏侯尚的ri後之「江表虎臣」。荀貞現在想的只有一件事:平定東郡後,還要多久才會冀州。
皇甫嵩總共派遣了三支人馬渡河擊東郡郡北諸縣,在荀貞這一路凱歌連奏之時,其餘兩路人馬亦進擊甚快,軍報上說:頓丘、衛國諸縣已被另外兩路人馬攻取。這三個縣都在發乾的南邊,加上陽平、東武陽、發乾,現在未下的郡北諸縣只有樂平、聊城、博平幾地了。
東郡郡北的黃巾守卒本就不多,又多是老弱,卜己一死,這些守卒皆無鬥志,從東武陽、發乾等縣的情況就可看出:平定東郡全郡指ri可待了。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皇甫嵩接下來會奉旨轉戰冀州,與張角兄弟決戰。張角兄弟一敗,這「黃巾之亂」就算初平了。對漢帝國來說,「黃巾之亂」固為大害,然而對荀貞來說,「黃巾之亂」卻是機會,從他穿越到這個時代開始他就在為「黃巾之亂」做準備,尤其是近幾年,亭長、有秩薔夫、郡北部督郵、郡兵曹掾,一步步走過來,總算有了些人馬班底,不僅足以保命,而且在黃巾亂後建立了不小的功勳,正如前文所說,隨著功勳的建立,他漸漸起了野心,可眼看東郡已被平定,豫、兗兩州已將要沒有什麼大的戰事,剩下的只有冀州了,可他卻還只是個佐軍司馬,雖然對皇甫嵩分功之舉他表示理解,亦無怨言,可對眼下自己的這個職位卻很不滿意。
宣康說以他的功勞足能被拜為一郡太守,他對此不敢奢望,可至少等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弄一個千石的別部司馬噹噹吧?佐軍司馬六百石,六百石,位列下大夫,是高級官吏的底層,以這個軍職轉換為民職,起步太低。千石就差不多了。若能為一個千石的別部司馬,那麼轉為民職,可入朝為郎,可到地方大縣為千石之令。如能被拜為郎,在朝中鍍鍍金,疏通疏通關係,外放出就能任一郡太守,即使不能為郎,當個千石之令,幹上幾年,只要政績突出,再找個後台,那麼也足能夠升遷為一郡太守。只有當上了太守,才能登上幾年後「諸侯討董」的舞台。越是對未來知道的多,荀貞就越有時不我待的迫切之感。
他策馬而行,臉上保持著謙和的笑容,回應發乾百姓們的迎接、圍觀,——後世有句話:「長征是播種機,是宣傳隊」,這次討擊黃巾又何嘗不是呢?因為各地士族分屬不同之地域集團的關係,荀氏在兗州不及在豫州的名望,荀貞自發現這個問題之後就決定把這次討擊黃巾變成宣揚自己名聲的良機,故此,所過之地,他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舀出來,就像在東阿時,程立對他雖客氣但卻疏離,即使如此,他仍溫文謙和。
這個溫文謙和不止是對士族,也是對百姓。
他一邊謙和微笑,一邊琢磨著自家的宦場前途,心道:「我本是百石郡兵曹掾,轉入軍中,賴皇甫將軍的舉薦,又當時黃巾勢大,正值用人之際,因被一舉拔擢為了六百石的佐軍司馬,這升官的速度算是挺快的了,可謂超遷。我雖『出自荀氏』,因黨錮之故,荀氏現無人在朝中為官,故交亦多凋零,朝里現在沒有什麼靠山後台,汝南、東郡之戰,我雖又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可想來現下卻應是難以再被拔擢了,畢竟離上次超遷,這才過了沒幾個月,也就是說,我要想再升一升,當個千石的別部司馬,至少得等到平定冀州,擊敗張角,這還得是在我又建立下了足夠大的功勳,不給我升職朝中說不過的情況下。」
他舉目往前望,前邊漢兵迤邐,道路漫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