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掙扎求活 第一四十五章造紙之路
更新:07-23 01:11 作者:我欲歸去 分類:軍事小說
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三國之掙扎求活最新章節!
造紙術先漢時就已經有歷史記載了,據記載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
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
不過當時製造出來的赫蹏或方絮質地粗糙,成本高,書寫很不方便,墨汁容易擴散,所以幾乎得不到廣泛使用。
後來在東漢時大宦官中常侍蔡倫改進了造紙方法,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後人把這種紙叫做「蔡侯紙「。
但是這種紙質地還是不夠好,非常脆,容易斷裂損壞,只能當做日常草稿使用,不能用於典籍記錄。而且工藝複雜,雖然比方絮便宜了許多,但還是不能廣泛應用到家境不寬裕的士族家庭,更不要說普通百姓家了。
漢末時青州左伯雖然進一步改進了造紙工藝,將他製作的紙張逐漸流傳到上層士族家庭,但還是因為昂貴而不能普遍應用到各個階層。
馬淳知道,如果價格便宜,使用和攜帶方便的紙張一旦要是能夠大規模的使用,那麼記錄在紙張上的知識立刻就能廣泛的傳播開來,不再只掌握在一小部分士族豪門手裡。
要知道知識的傳播是一種非常昂貴的行為。首先需要供養教導知識的老師,然後需要大量記錄知識的載體。
從春秋戰國到先秦兩漢,掌握知識的人稱之為士,是站在人類社會食物鏈頂端。因為他們擁有知識,負責制定規則,指導所有階層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需要底層百姓供養他們。這些士人逐步形成了整個國家的統治階級。
而作為知識記錄載體的青銅器、甲骨、竹木簡以及改進後的左伯紙,製作和獲得也非常昂貴,普通百姓根本承擔不起這筆費用。導致了知識的傳播只能在擁有大量財富的豪門貴族之間實行。
知識的擁有和解釋權掌握在豪門貴族手裡,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他們可以永遠處於統治地位,並且可以長期奴役盤剝底層百姓。
可能在一定時間裡會起到穩固政權,抵禦外族入侵,實現民族傳承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口的繁衍,人類在與自然做鬥爭的過程中必然會得到和發展出更多的知識。
這些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會妨礙貴族們的統治地位,使得階級矛盾產生激化。這些貴族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一定會想方設法阻止底層百姓獲得知識,採取愚民政策,不願意開啟民智。
這也就是馬淳在一開始就不願意造紙的原因之一。
但是到了崖洲島之後,馬淳認為在這個相對封閉的荒島上,自己只要不馬上扯旗造反,以提高經濟造福百姓的名義,試探性的做些溫和的改革,絕對不可能引起朝堂的警惕,反而還有可能會因為自己的行為鼓掌叫好。
畢竟如果有了廉價的紙張,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朝廷財政支出,讓那些不富裕的小士族也能得到好處,或許還能收穫一波名望。
只是造紙說來簡單,做起來卻一波三折。為了降低成本,馬淳肯定不會用絲絮這種昂貴的原料。
他知道造紙有四個步驟,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濕紙曬乾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可是知道歸知道,做起來可是麻煩的很。先是原料的選擇,他在初中物理課本中看到過,使用的是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作為原料可以造紙,原理就是取其中的植物纖維。
於是他就開始實驗用島上各種樹木資源,分門別類的試驗。一開始根本得不到紙漿,不是太稀了形成不了濕紙,就是太厚了變成了纖維塊,讓他苦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