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巔峰召喚 序
更新:09-13 13:31 作者:流香千古 分類:軍事小說
關中之地,東有函谷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因其於四關中央,易守難攻,進可攻退可守,且戰爭潛力極大,像極了關在籠子之中的蛟龍,故被稱之為「關中」。而又因其水土肥沃,人口稠密,物產富饒,地理位置極佳,乃是絕佳的帝王之基,所以又被野心勃勃之輩,稱之為「龍起之地」。
秦得關中,掃六合,平八荒,滅宗祀,誅蠻夷,開天劈地,立不世之業!
漢唐因得關中,而坐擁天下數百載,數百年來,天下英雄豪傑無數,卻無法動搖其根基,漢唐也成華夏最璀璨的皇朝!
不過最早因關中而王天下的王朝,既不是秦皇,也不是漢祖,更不是唐宗,而是周武王姬發。而在周文王時期,關中這片土地又有另一個名字,叫做「西岐」。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起仁義之師,在太公姜子牙的輔佐下,鳳鳴岐山,代天伐紂,從而創立了大周八百年的江山社稷。
萬里江山千鈞石,守業更比創業難!怎奈祖宗創業子孫敗家。不肖子孫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視社稷為兒戲,視百姓為豬狗,故西周終被蠻夷所滅,東周建立後遷都「洛邑」。
而此時西方有一小國,名為秦國,國小民寡,但秦國國君賢明,秦人勤勉尚武,在十數位君王的勵精圖治之下,秦國逐漸壯大,成為中原各大諸侯國都不可忽視的存在。
秦人雖被中原各國稱之為「西戎」,但實際上卻是華夏族西遷的各大部族中的一支。
秦人先祖嬴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幹將,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
商為周滅後,嬴姓部族因捲入了商紂王之子武庚挑唆的叛亂之中,從而遭到西周統治者的懲罰,不但被迫西遷,全族更是因此淪為奴隸。
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為周王室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從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且戍邊對抗西戎。
自周夷王以後,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定西部疆域的和平,因此大肆封賞給秦國土地,秦國逐漸壯大。
公元前821年,秦人在秦莊公的率領下以弱勝強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並再次賜秦以天水,連同原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咸陽)之地。
公元前772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後秦襄公因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歧山以西之地。
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大周諸侯國之一。
秦國多位君王死於討伐西戎,與戎人常年交戰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戰。但秦卻由於地處偏僻,且國力弱小,雖有強軍,卻依舊不被中原諸侯國重視。
直至秦穆公時期,秦先後滅掉西方戎族十二國,開闢國土千餘里,穩定大後方後,實力大漲。後秦又滅蜀國,得巴蜀天府之地,從此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
從殷周時秦國立國定都西垂開始,秦國共經歷了八次遷都,每次遷都都意味著一次擴張,而八次遷都更是耗時百年,人財無數,最終定於咸陽,以此再也沒有變動過。
秦孝公時任用蓋世大才商鞅進行改革變法,變法之後,秦國日新月異,與日俱強。
孝公亡後,商鞅亦死,但秦法仍存,依靠秦法,秦逐漸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
周立八百年,春秋戰國四百載,天下無一日不處於戰火之中,直至秦王贏政繼承秦王位,天下終於出現的統一的希望。
公元前221年,在秦王嬴政的帶領下,秦於十年間迅速剪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大秦帝國。
秦王嬴政認為滅六國定天下,結束了已經進行了四百多年的戰爭,讓天下重歸於和平,是亘古未有的功業,「王」已經不足以彰顯這樣的功績。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決定兼采「皇」與「帝」號,並稱為「皇帝」,以顯示自己的尊貴,而其即為始皇,史稱秦始皇。
後秦始皇廢分封,立郡縣,書同文,車同軌,建馳道,修長城,討南越,攻北戎……但同樣因為濫用民力,致使國內民怨沸騰,百姓怨聲載道。
始皇在世一日,天下安定一日,無任何人敢有異動。但始皇死後,國內起義不斷,兼而六國遺族復立,自此天下再次大亂,烽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