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1856 第七十六章統一南方_頁2
更新:11-11 01:30 作者:羽落凡心 分類:軍事小說
占據西域,威脅到大清國北方的統治。
當時,受北方捻軍的影響,西域一帶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並很快成立了幾個脫離清政府統治的互不統屬的封建政權。
在這種情況下,浩罕汗國的帕夏(長官)阿古柏,抓住西域割據王思的克借兵的有利時機,率虎狼之師侵入喀什噶爾地區。
阿古柏匪幫在很短的時間內先將南疆全部據為己有,在公然成立「哲德莎爾」國不久,又兵發北疆。
覬覦西域許久的俄國見有機可湊,竟飛速出兵,先阿古柏一步,將北疆重要軍事要地伊犁占領。
面對阿古柏與俄國的公然侵略,經年用兵的清政府因恐懼外強的船堅炮利,加之國庫乾涸,負債纍纍,根本沒有能力也不敢動用武力收復失地,只能通過外交途徑向侵略者提出嚴正交涉、強烈抗議。
阿古柏無視中國的外交抗議,依舊騎在西域各族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俄國則反覆延宕,找出各種不能交還伊犁的理由;英國不僅繼續承認阿古柏的偽汗國是西域唯一的合法政府,還明目張胆地在阿古柏的占領區設立了長駐機構。
侵略者的囂張和朝廷的無能激怒了一大批有見識的愛國人士。以左宗棠為代表的邊關大臣們紛紛站出來上折獻言,堅決主張動用武力收復失地,順應民心輿情,把侵略者趕出國門。
面對左宗棠等將領的要求和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慈禧和恭親王等人論證再三,反覆權衡,終於在吳國支持的情況下,作出了武力收復西域失地的重大決策。
陝甘總督左宗棠從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角度出發,高瞻遠矚地提出:「目前之計,尚宜以全力注重西北。但使俄人不能逞志於西北,則各國必不致構釁於東南。」
為了儘快收復失地,清廷經過慎重考慮,決定賦予左宗棠更大的權力:以大學士陝甘總督欽差大臣督辦西域軍務,統籌西征糧、餉、兵各事。
已到垂暮之年的左宗棠臨危授命,果斷地挑起重擔。
他針對西域的實際地理條件,一改前欽差大臣景廉制定的進軍方案,認為「北可制南,南不能制北」,決定先收復阿古柏占領的北疆地區,使俄國交還伊犁時「無所藉口」。然後「下兵南路」,「則南路大局亦可速定。」
隨後,左宗棠又組織了龐大的軍糧採運機構,還請求在上海成立西征轉運局,吳王曾紀澤決定支持左宗棠西征,不僅同意左宗棠在上海設立西征轉運局,還幫助左宗棠通過「舉外債、借商款」等辦法,更換了出關各路人馬的武器、裝備。
1876年,經過近三年的籌備,左宗棠正式移節嘉峪關附近的肅州坐鎮指揮,並奏明朝廷,「其前路進止機宜,悉委總統湘軍劉錦棠相機酌度。」
劉錦棠當時年屆而立,是三品京卿銜的老湘軍統領,實際職務僅僅是四品西寧兵備道。左宗棠把前敵統帥的大權交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兵備道,此舉不僅在清軍內部產生不同程度的反響,也讓侵略者疑惑。
劉錦棠重任在肩,很快便統率西征主力出關了。
當時,阿古柏進疆僅九個月的時間,竟連克數城,不僅擁有了喀什噶爾回漢二城,英吉沙爾回漢二城,而且掠奪了大批的牛羊,大量的糧食和數不盡的珠寶;他的軍隊也由出國時的三千,猛增到兩萬,而且征服了一批像金相印、何步雲等能征慣戰的領兵軍官甘心為他效勞。
阿古柏攻破喀什噶爾漢城不久,一夥在塔什干敗於俄軍的浩罕兵七千餘人,在俄軍的追擊下,鼠竄進南疆。他們經過商議,決定到喀什噶爾去投靠他們的帕夏阿古柏。
這七千浩罕兵一來到喀什噶爾,馬上便受到阿古柏的熱烈歡迎。
當時,俄國人看到了傾吞中國領土的機會,發電報給李鴻章,說俄國七河省省長鄂(俄國七河省省長科爾帕科夫斯基或鄂爾帕鄂夫斯基的簡稱)已率軍將西域伊犁九城替大清國代為收復。如果清軍無動作,俄國還要去代收烏魯木齊。
李鴻章回電說,不勞俄國人幫忙,朝廷已命令伊犁將軍榮全去接收伊犁,命令烏魯木齊都統景廉帶兵去收復烏魯木齊,聖旨命左宗棠轉飭烏魯木齊提督成祿,率軍從速出關去與景廉會和,以期儘快收復烏魯木齊;著左宗棠迅速出關去收復西域其他被阿古柏所占領的城池。
俄國人很狡猾,表示那就等左宗棠收復了西域被阿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