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新傳 第三十六章談將帥痛陳時弊_頁2
,必須仿照陝西進築之術建起堡壘,以防萬一。」
蔡京的建議雖然和大宋一直以來對待武將的政策有些區別,但卻得到了所有宰執的贊同。雖然戰火還沒有燒過來,但是,未雨綢繆總是不錯地。河北禁軍的情形這些時日他們都得到了消息,不容樂觀四個字已經遠遠不能形容其中情弊,真正說起來,糟糕透頂才是真的。也就是東京城三衙禁軍由於是場面上必備的,所以戰力尚可,其餘那號稱八十萬的禁軍,竟是全都一塌糊塗。
「禁軍的俸祿足可抵擋一家開銷,倘若這些人不合格,也不能貿貿然裁撤而不給他們活路。」阮大猷這些天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因此連頭上的白髮都多了不少,「我朝廂軍數百萬,禁軍數百萬,其中雖然有名不副實的,但是,青壯仍然不少。先前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墾荒的事一直拖著,但如今卻不能一直再拖。裁汰禁軍廂軍地事不能只在河北進行,包括其他地方也必須一步步跟上,只是,對於朝廷來說,花費實在是……」
凡事都需要花錢,這是擺在大宋君臣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但是,誰都知道,大宋財政之所以那麼吃緊,西北那邊的戰事不斷是一個原因,而龐大的官員隊伍吃掉的官俸又是一個原因。而西北不能不打仗,官俸又一定要發,這個問題根本無法迴避。
正當高俅想著從遼國身上敲詐一筆的時候,他突然看見殿外有人影晃動,便朝趙佶身邊的一個內侍使了個眼色。那內侍也是機靈,慌忙繞路出了大殿,不一會兒便捧著一份公文走到了趙佶身邊。
趙佶也不多問,拿起來便隨手翻開,一目十行瀏覽完之後便笑了起來:「耶律余睹沉不住氣了,說是希望再談一次。話說何卿家和阮卿家不是和他談過幾次麼,怎麼他現在又想起朕了?」
何執中望了阮大猷一眼,連忙上前答道:「聖上,耶律余睹最近都是在搪塞,根本沒有提到什麼重點。依微臣看來,他大約是得到了遼軍戰敗的消息,上次開封府依照聖上的意思把那個遼國信使放了進來,說不定是遼國兩位太后對他有所指示。」
「原來如此。」趙佶輕輕合上那奏本,示意內侍拿給眾人傳閱,自己卻笑吟吟地道,「這原本就是應該諸位卿家先看的,如今可好,下頭的人知道你們在崇政殿議事,竟直接把東西送了過來。以後看來還是要留一個規矩,否則豈不是亂了套?」
廖進不是宰執,對所謂的亂了套還有些茫然,但其他四人都是清清楚楚。以往的歷代君王雖然也有勤政的,但畢竟不像政事堂這樣親力親為,而趙佶卻不然,政事堂要是敢扣留東西不上呈,這位天子是必然發火的。現如今雖然還不到中旨決定一切的地步,但幾乎只要是趙佶的旨意,政事堂必定不會拒絕蓋上大印,當然,這也是因為趙佶幾乎沒下過心血來潮的旨意的緣故。
當下蔡京頭一個彎腰稱是,待到出了大殿後,他彈了彈袍服,轉頭對高俅道:「伯章對於陝西諸軍最熟悉,名單便由你草擬吧。對了,郭成這幾日也要回來了,你最好抽空見他一次,唉,一代勇將都漸漸老了!」
高俅點了點頭,正想舉步去樞密院時,突然看見一個小黃門氣急敗壞地沖了過來,就連帽子都幾乎掉了。看看那方向,他的心中本能地咯噔一下,一股極度不好的預感瞬間衝上了腦海。
那小黃門也來不及給諸位宰臣行禮,三兩步搶進了大殿,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聖上……不好了……」
殿外還未來得及走的幾個宰臣全都聽得清清楚楚,頓時臉色大變,而殿內立刻傳來了趙佶的咆哮。不一會兒,這位天子便匆匆出來,和幾個宰臣打了個招呼便立刻往清心殿趕去。
「都是老毛病了,希望這一次也能夠安然度過!」蔡京心不在焉地丟出一句話,便自顧自地走了。而何執中和阮大猷對視一眼,也無奈地搖搖頭跟了上去。倒是高俅在原地站了一會,隨後便招來了一個內侍,命他去叫曲風。不多時,曲風便匆匆趕來。
「病重,消息先封鎖著,以防外面有人胡說八道。」高俅並不想管後宮的事,但此時卻不得不防,「如今京城中還有各路使節,難保他們不會趁機興風作浪,你既然提舉皇城司,便得多看著一點!」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