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_頁2
人不如折成現錢,我帶回家去。」
杜中宵聽了就笑:「錢是錢,衣服是衣服,怎麼能夠混為一談?你隨我數年,怎麼可能少得了你的錢?放心,到時讓你帶錠大銀回家,買些田地,置辦家業。」
十三郎聽了,猛地一怔:「怎麼,官人要遣我回家,不要我侍候了?」
杜中宵道:「你隨在我身邊,有吃有喝,也要照顧家人。置辦了家業,家人衣食豐足,你跟在我身邊沒有後顧之憂。等再過幾年,找個機會,也給你補個官身,做個官兒。」
十三郎聽了,展顏歡笑。雖然陳勤和陶十七做了官之後,不得自由,他看著有些難受,但說實話有時候還有些羨慕他們。自己一個種田郎,能做個官威風一番,想想還挺有意思的。
杜中宵的官職再升,就有恩蔭名額了,他家裡人丁稀少,十之八九就要便宜十三郎和羅景。不過這種小官不用太羨慕,職權不大,事情不少,就是份吃皇糧的工作罷了。
慶曆新政的時候,范仲淹等人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覺得恩蔭過濫,大力裁撤。可實際上折騰一番過後,沒過幾年,就一切如舊。學歷史的時候,針對宋朝的恩蔭,書上也大力鞭撻,認為是社會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杜中宵開始也這麼覺得,後來就想開了,其實有什麼呢?有恩蔭之權的官員,滿打滿算不過幾百人,能夠恩蔭多少名額出去?幾千?對這麼大一個國家算什麼,這種事情根本就防不住。
恩蔭的說是官,其實大多不過是前世的公務員而已。就是那個時代,,把這些歷史上的弊端從頭到尾批判了個遍,作為一個實任的市廳級官員,誰沒有塞十個八個公務員。現在只是擺在檯面上,沒有這種明面上的制度,私底下一樣地齷齪。政治上的問題,本就不在這裡。
說是冗官冗吏,其實朝廷的財政支出,十之七八是軍費,再扣去雜七雜八,有多少是因為官吏多了不夠用的。這個年代的官吏並不多,真正有問題的,是有多少人占著位子不做事,或者不稱職。
杜中宵自己知道,十三郎跟在自己身邊,這幾年做的事情,不下於一個小官。而且因為一直跟在自己身邊,對官場熟悉,做個小官綽綽有餘了。做個小官又怎麼了?不是他做,不一定會是什麼人做呢。
大宋朝政,第一是軍政,第二是養兵的財政,其他都是細枝末節。就是負擔沉重的軍政,最大的問題也不是花錢太多,而是花了那麼多錢,打不了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