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鑒寶師,老闆娘絕色傾城 第582章 寶箱_頁2
更新:11-29 03:24 作者:一行白鷺飛上天 分類:都市小說
就有崇尚紫檀之風,是最早認識和開發紫檀的國家。
唐朝的時候,已有詩為贊。
王建宮詞之九七云:「黃金扞撥紫檀槽,弦索初張調更高」。
孟浩然之涼州詞也云:「渾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
可見,唐代已經知道紫檀是做琵琶槽板的好材料。
「你們看,這箱子的箱蓋,明顯就是一片木板打造的。這得多大的紫檀木料子?放在古代,這也屬於難得一見的大料,更別說近代。」
秦淮如問:「近代看不到了嗎?」
楚健:「很少,西方人曾一度認為,紫檀木沒有大料。因為他們大航海去了南亞和東南亞各國,都沒發現過很大的紫檀木。
據傳,拿破崙墓前有五寸長的紫檀木棺槨模型,參觀者無不驚慕,以為稀有。
直到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見到許多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產品盡在中國。」
歐美流傳的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從中國運去的。由於運輸困難,他們一般不收買整件器物,僅收買櫃門、箱面等有花紋者,運回之後裝安木框用以陳飾。
別說外國了。
就是清朝,想要找紫檀木的大料,也極其困難。
實在是明朝那幫人搜颳得太乾淨了。
鄭和七次下西洋,溝通了與南洋各國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各國在與中國定期和不定期的貿易交往中,也時常有一定數量的名貴木材,其中包括紫檀木。
但是這對明朝龐大的統治集團來說,遠遠滿足不了需要,於是明朝政府又派官赴南洋採辦。隨後,私商販運也應運而生。
實際上,清朝也曾派人出海去找過,但大多粗不盈握,曲節不直,根本無法使用。
清代中期,由於紫檀木的緊缺,皇家還不時從私商手中高價收購紫檀木。
這時期,逐漸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不論哪一級官吏,只要見到紫檀木,決不放過,悉如數買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織造機構。
實在不夠用,清朝還干出挖明陵,盜用裡面木料的事情來。
「這箱子值多少錢?」許晴好奇。
「至少這個數。」沈世傑伸出一根手指。
「一百萬?」
那確實很多了。
「你為什麼會覺得是一百萬?瞧不起誰呀?至少一千萬呀!」沈世傑翻了個白眼。
許晴等人瞪大眼睛。
「……」
喜歡頭號鑒寶師,老闆娘絕色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