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唐.教坊 九、破陣樂_頁2
中舞器上晃著明晃晃的光,有如陣前軍中,決盪殺敵一般。
這是開朝以來教坊中獨創的健舞,名為《秦王破陣樂》,模擬開國蕩平之事。
這段樂舞所用樂器多為響器,那是鼓吹部的陣容。場面最盛時,號為「全仗」。用鼓一百二十面,金鉦七十面,舞者一百二十八人,另有警鼓者二人,銀甲紅櫻,光燦天地。
那「全仗」一敲響起來,當真是震徹天地的響!
今日明德堂上,設宴的正是現今的天子,也就是當年的秦王。
他十八歲起兵,二十四歲蕩平天下,二十九歲為天子。自古至今,功業彪炳之盛、只怕無可與之爭鋒者。
此時正是貞觀一十五年六月。去年、也就是貞觀一十四年、八月,唐遣大將侯君集攻克高昌;九月、皇帝赦高昌部眾老幼士民貴賤人等;十二月丁酉,侯君集俘高昌王歸長安以獻。
那以後,朝廷就一直沉浸在這破敵萬里的喜悅中。
緊挨著殿門口,那丹墀玉階之側,正站著一個少年。他頭上戴了個面具,正眼也不眨地向堂上望著。他身側多是待命的樂師,這時個個屏息靜氣,不敢輕發一言。只有那少年似乎全忘了禮數,一直在向堂上翹首看著。
堂上那正座之位,此時正擺放著一張胡床。胡床之上,踞坐的就是當今的天子。
那天子不過四十許歲,按當時人的說法,他那相貌氣度,真所謂「龍鳳之姿,天日之表。」
少年望著他,想起跟肩胛讀書時看到的幾句話:「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寄治亂於法術,托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
——那文中,說的該就是這樣的人吧?
那少年正是當年的卻奴。
今日他之所以前來,就是為了渴見這一個人。
關於這個叔叔的傳說他已聽到了很多:他是高祖次子,母為太穆竇皇后,他生而不啼,為皇后所愛。年方四歲時,有書生謁見當時還是隋臣的唐高祖,說:「以相法而論,公為貴人,必有貴子」,乃請見李淵諸子。及見次子,乃大驚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平天下。」
書生辭去後,李淵因為身為隋臣,恐書生語泄,會召來大禍,即刻派人追而殺之。
但接下來,還是命次子名為「世民」。
其後,隋大業中,突厥困隋煬帝於雁門。煬帝困頓之下,從圍中以浮木系詔書,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李世民年方十六,往應召募,隸屬於將軍雲定興部。他對雲定興說:「突厥敢圍我天子,是以為天下無援。如今請將軍令吾軍隊列錯雜先後,綿延數十里,使突厥晝見旌旗,夜聞鉦鼓,以為大至,則可以不擊而退。不然,知我虛實,則勝敗難知了。」
雲定興聽其計策,行軍至崞縣,果有突厥探馬見隋之援軍來往不絕,旌旗蔽日,急忙馳告始畢可汗,說「救兵大至矣!」。
突厥於是引兵而遁。
其後高祖奉皇帝命擊歷山飛,陷入敵中,李世民年不過十六,馳輕騎往救,持槍躍馬,挾高祖而出,然後整兵奮戰,大破歷山飛。
不久即為隋末之際,天下大亂。李世民知必逢大事,乃屈節下士,結納豪雄。長孫順德、劉弘基等都因犯事亡命,李世民皆收匿之。又結交晉陽令劉文靜,推財養士,以待時變
其後,果然風生雲起,讓他當上了唐天子。
——這樣的人,就是師傅說起來,也是讚許的。
那少年怔怔地望著堂上。
——可就是他,殺了父親
堂上忽聞「嘎」然一聲,卻是敲擊警鼓的二人中有一人,因為鼓點急驟,一時使錯了力,竟把鼓槌敲斷。
那人本正敲得滿身大汗,那斷了的鼓槌飛迸上來,正打中他的額頭。那擊鼓者忍不住痛叫一聲,仰面倒下。
太常令一時惶恐已極,生恐天子責怪。卻見李世民微微一笑:「好久未見有人陣仗之中負傷了。帶下去好好養傷,以軍中傷者慣例論賞。」
太常令一召手,已有人把那擊鼓者抬下去。
他又一召手,意思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