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七六零章 長陵被盜
更新:09-03 10:01 作者:北域神燈 分類:都市小說
在張天元舉家返回富城別墅的那天,忽然間傳來一個消息,說是位於富城附近的陽城有一座墓葬被盜。
而這座墓葬,正是漢高祖劉邦長陵的一座陪葬墓。
張天元在帝都的時候,對長陵就非常感興趣,雖然以前也去過,但都是作為遊客而去的,並沒有進行深入研究。
這一次,他將家人安頓好了之後,就帶著展飛一起前往了陽城長陵。
根據現有的資料記載,長陵是漢代修建的第一座帝陵,是漢高祖劉邦與皇后呂雉的陵墓。
長陵亦稱「長山」或「長陵山」。
取名「長陵」或因與所在地古稱「長平」或「長平阪」有關。
也有人認為「長陵」是以西漢都城「長安」的第一個字命名的。實際上開國皇帝陵多名「長陵」,「長」就是「長」的意思。
史書記載,劉邦稱帝後第二年開始營建長陵,仿照西漢帝都長安建造,與長安城隔渭河遙相對峙。
晴天麗日,站在未央宮前殿遺址的高台上,巍峨的「長陵山」清晰可見。
陵園內還建有豪華的寢殿、便殿。
漢長陵的營建規模雖不是漢代帝王陵墓中最大的,但其陪葬墓卻是西漢諸帝王陵墓中最多的,並構成了一個龐大的陵墓群。
正如唐人彥謙《長陵詩》所云:「長陵高闕此安劉,附葬累累盡列侯。」
《漢書·地理志》載,漢高祖為了防止關東六國貴族作亂,生時就在長陵北建立長陵邑,將關東六國貴族和關內豪門大族遷入其中集中看管,讓其供奉陵園,陵邑戶口多達五萬零五十七,人口達七萬九千四百六十九。
西漢末年,赤眉軍攻入長安,屠城縱火,轉而發掘長陵,高祖陵和呂后陵均遭劫難。
史書記載,長陵墓冢高三十丈,東西寬一百二十步,是一座非常高大的墓冢。
長陵的陵園為正方形,兩座陵墓東西並列,高祖陵在西,呂后陵在東。
漢朝帝陵營建制度,是帝後合葬同塋不同陵,後陵皆在帝陵之東,墳丘亦較帝陵為小。
而漢長陵的布局卻有很大的不同,其營建在各帝王陵墓中最為特別,凸顯了呂后臨朝稱制前後取得的巨大政治成就和對西漢政權所做的歷史貢獻。
長陵並置漢高祖劉邦與皇后呂雉兩座陵冢,且兩座陵冢的墳丘大小几乎相同。
這個現象在西漢王朝此後的帝王陵墓營建中再未出現,即使後來對西漢政權的發展建設亦有重大貢獻的孝文竇皇后,其葬禮規格也遠未達到呂后的高度。
這說明呂后在劉邦死後為鞏固和穩定孱弱的漢初政權所起的作用及產生的政治影響非常巨大。
呂后在劉邦生前及死後的政治功績為她死後帶來幾乎與帝王同等的政治殊榮和厚葬規格。
陵園內外布滿建築,寢殿、便殿、陵廟以及宮人、官員和守陵軍隊居住的地方等,一應俱全。
寢殿是漢代皇帝或皇帝陵園中的主要祭祀場所,殿堂正中擺放亡者的神座,陳設著漢高祖的「衣冠几杖象生之具」。
陵園中的宮人像侍奉生前的皇帝、皇后一樣,每天恭恭敬敬地送上四次飲食,這就是「日祭於寢」的禮儀制度。
便殿是寢殿旁邊休息閒宴的場所。
寢殿舉行重大祭祀活動的前後,眾多的參與者可在此休息;
另外便殿中還存放著皇帝(或皇后)生前用過的衣物,供四時祭祀,這是漢代其他帝王陵墓所沒有的。
陵園以北是長陵邑所在地,陵園以東是功臣陪葬墓群。
在西漢諸陵中,長陵陪葬人數之多,陪葬墓格局之規整,在漢代帝陵中絕無僅有。
跟隨劉邦南征北戰的功臣和貴戚,死後多陪葬長陵。
每個墓冢占地不多,但墓冢之間前後左右的行列間距大致相當,排列得井然有序,形狀有覆斗形、圓錐形、山形三種。
但是需要注意一點,這些基本上都是史書記載,實物證據並不充分。
實際上現在的長陵與史書記載中的出入很大,根本沒有傳聞中的那麼雄闊。
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一種說法,認為現在的長陵,包括周圍那些陪葬墓,都是用來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