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大唐之長安房俊 第兩千零一章 心有所屬_頁2
事相商。」
房俊如蒙大赦,一骨碌起身,抱拳道「太子相召,不敢耽擱,為夫先行告辭。」
轉身快步出了大帳,翻身上馬,直奔玄武門入宮。
帳內,高陽公主蔥白一般的手指頭點著晉陽公主額頭,恨鐵不成鋼道「你呀你,好歹也是金枝玉葉、天潢貴胄,怎地連一丁點兒的矜持都沒有?活該被人一輩子欺負的命!」
對於晉陽的心思,她豈能看不出?因此愈發頭痛得緊,不知將來應該如何收場。以晉陽這樣死心眼,愛煞了房俊的模樣,還不被吃得死死的?
武媚娘在一旁笑吟吟的,目光掠過小公主纖細的腰肢,秀美的面容,略顯平坦的胸脯,心底不知為何有幾分隱隱興奮升起。
什麼綱常倫理,什麼道德文明?
她才不在乎那些,人生於世就該活得坦坦蕩蕩,厭惡得去毀掉,喜歡的去爭取,如此才不負來著人世間走一遭……
武德殿內。
大殿兩側擺放的青銅獸爐檀香裊裊,天色有些陰卻並未燃起燈燭,使得殿內光線略顯昏暗,地上光潔的地板反映著些微天光,外側兩排黃花梨柱子後邊的窗子敞開著,小雨淅淅瀝瀝。
太子居中而坐,文武群臣分列兩排跪坐,依官階品階爵位序列先後。
左側為首的蕭瑀一身紫袍,正極力勸阻太子出城「……殿下明鑑,此刻春明門外不僅有右屯衛,更有左武衛、右侯衛兩支軍隊虎視眈眈,一旦殿下出城,誰也不能保證這兩支軍隊會有何動向,萬一欲對殿下不軌,則危險重重。」
身旁隔著岑文本的劉洎也附和道「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殿下身系帝國正朔,更有監國之責,豈能置身於危險之中?一切可待英國公返回長安之後再做打算,切勿貿然行事。」
無論山東世家亦或是江南士族,乃至於岑文本、劉洎為代表的東宮文臣,都迫切希望有足夠的時間將關隴門閥的勢力自朝堂之中清除,徹底掌控朝堂。
然而一旦太子出城「恭迎聖駕」,李二陛下的死訊必將昭告天下,所有的事情都得放下開始籌備國葬事宜。國不可一日無主,國葬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太子登基繼位,誰也不能阻擋……
太子與皇帝是截然不同的。
太子監國,大家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可以針砭時弊、暢所欲言,甚至討價還價,即便太子有所不滿也無妨,身為國之儲君,虛心納諫乃是應有之義。
可一旦太子登基繼位成為皇帝,性質便完全變了,皇帝金口玉言、言出法隨,誰再敢不遵皇帝法令行事,那便是忤逆、是欺君……
故而,此刻朝中各方勢力都務必攔阻太子出城,從而將其登基繼位的時間儘可能的向後拖延,全力攻略朝中各個衙門,將關隴勢力連根拔除,鳩占鵲巢……
李承乾默然聆聽,不置可否。
東宮文官系統的述求他自是洞若觀火,這也沒什麼好隱瞞的,山東、江南兩地門閥進入朝堂添補關隴敗退之後留下的空缺,本就是當初兩地門閥全力支持東宮所應得的獎賞。
但是自己發現兩地門閥勢力太過龐大、野心難以遏制之後,出爾反爾又意欲保留關隴門閥一部分實力來對抗兩地門閥,說到底這件事是他這個太子有些不地道……
然而坐在這個位置,距離九五之尊一步之遙,又豈能只憑善惡道德去行事?
所有的一切,都應當以帝國利益為重,個人之信譽得失與帝國利益相比,微不足道……
見他沉默不語,右手邊宗室、武將序列之中的江夏郡王李道宗便輕咳一聲,開口道「宋國公此言差矣,帝國以孝為先,太子更應為此給天下人做出表率。如今東征大軍陸續返回關中,陛下龍駕近在咫尺,身為太子豈可忌憚危險卻枉顧孝道,安坐長安城中等著陛下返回?世人皆雲我隴西李氏有胡人血統,不知儒家禮數,但是本王看來,反倒是那些自詡為漢家正朔的千年大閥只知私利,不知廉恥。」
這話簡直就是懟著蕭瑀罵蘭陵蕭氏「唯利是圖」「不知孝道」……
很是犀利。
蕭瑀歷經隋唐兩代,侍奉過的三位帝王各個都是雄才偉略、當世人傑,什麼樣的風浪沒見過?
李道宗這番話語雖然惡毒,他卻全不在意,沒有半分火氣,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