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 五四七點五 幾度戰血流寒潮(6前傳)_頁2
更新:09-01 18:03 作者:美味羅宋湯 分類:軍事小說
,無非「怡神」和「有節」四個字而已。
心理上保持愉悅,物質上有所節制。
如此足以養生。
作為工作之餘的調劑,全真更注重呼吸吐納和活動導引,而不是燒制各種重金屬或是化學物品。這也符合朱慈烺的觀念,所以雖然同樣擔負著「慕道」的名聲,朱慈烺的確比世廟以來的幾位皇帝讓人放心得多。
「殿下,總參的人來了,是否現在召見?」陸素瑤走到朱慈烺身側,打斷了朱慈烺的八段錦。
朱慈烺做完了最後兩個動作,方才道:「看他們需要作戰室否,若是不用,就在外面走走吧。」
總參謀部派來的參謀組由一位名叫馮斌的上尉帶隊。這個曾經的生員,後來棄筆投戎,如今已經有了一些精幹軍人的氣質。他作為這支五人小組的領隊,先上前向皇太子殿下報到,然後直入主題,匯報了遼東作戰方案。
「現在我第二軍,第一軍第一師都已經對海州衛呈現出圍攻態勢,只是總參認為現在對東虜發動大規模作戰,並不符合殿下對遼東的規劃。」馮斌道。
朱慈烺對遼東認識絕非一塊可有可無的領地,而是他概念中的華夏故土。為了保住華夏故土不為異族侵占,必須有大量的人力駐守——非但要有足夠的武力進行控制,還要使其成為自我循環的社會群落。
所以朱慈烺將遼東數百萬畝的土地分給將士,正是為日後的國內移民打下基礎。同時也作為模範標本,創立規矩。因為西北也是地曠人稀,面臨異族侵占的危險,而自然環境比之遼東更為惡劣。
「我朝在遼東人口居於劣勢,如果只靠武力征服,很可能無法長久占據。」馮斌道:「所以總參謀部認為可以適當進行交易,先用糧食換取被東虜奴役的漢人,在囤積到了足夠的人口之後,逐漸向北擴大光復區。」
朱慈烺邊走邊道:「沒有了漢人奴隸,東虜連地都不會種。這種交易就是殺雞取卵,他們肯做麼?」
馮斌道:「如果他們不肯,我們就用火銃火炮讓他們肯。」
朱慈烺倒是很欣賞這個上尉參謀的思路,作為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如果不會使用自己的長處解決問題,無疑是愚蠢的。
他又道:「糧食,綢緞、棉布、茶葉……除了火藥、鋼鐵等軍資之外,只要他們要,我們就換。遼東那邊據說還有一百五十萬的漢人,不過都是包衣、漢軍和綠營,能爭取過來總是好的。」
「對於滿洲真夷,參謀部有什麼計劃?」朱慈烺又問道。
馮斌知道參謀部里關於如何處置滿洲真夷有極大的分歧。有人認為這些劊子手各個都死不足惜,凡是入過關的,無不該殺。至於沒有入過關的老弱婦孺,也該本著斬草除根的態度殺個乾淨。
這種思想的人占據了上風,不過並不能完全壓制「仁慈派」。這些人認為都一樣是人,過去他們野蠻只是因為沒有開化,如今得沐王化,完全可以將他們派去礦洞鐵廠做工贖罪,或者修路、運貨。
「具體該如何處置,總參認為這是內閣的工作。」馮斌道。
朱慈烺笑了笑,這種國策問題的確應該是內閣進行商議的。他詢問總參的意見,也是希望看看軍方對此的態度。無論怎麼說,日後的遼東其實是軍事地主們的天下。
「敢啟殿下,卑職個人有些看法。」馮斌突然又道。
朱慈烺點了點頭:「說說。」
「卑職曾讀古書,見周朝時候,犬戎距離宗周不過七十里;衛國都城之外十數里便有夷狄之所居。卑職由此得知,周朝之初,此等夷狄竟是與華夏雜處的。」馮斌正是喜歡這些雜學,以至於時文制藝之術不精,所以多年科場奔波才得個生員而已。
「雖以夷狄之人,而能棄夷狄之行,慕中國之道,服中國之服,言中國之言,行中國之行,則是亦中國而已,我亦將以中國待之,豈可復問其初為夷狄也。」馮斌早就有過腹稿,這段話是特意寫在文章里,投往《虎賁報》的。當下背了出來,也算再度利用。
朱慈烺知道周朝乃至秦漢都是華夏擴張的時代,作為一個年幼的文明,而且在這種擴張中承繼了上古部落聯盟時候以「文化」為基礎,而輕視「血緣」的兼容模式。
可以說,華夏自古就是一個文化概念,而非血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