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燃情年代 第228章 站在梁一飛的肩膀上_頁2
更新:10-12 01:56 作者:銀色紀念幣 分類:都市小說
好事,也別說借了,我讓財務打六萬塊錢給你,當是我的份子錢。」梁一飛想了想,笑道:「對了,上次做彩票,還留了一點彩電錄像機自行車什麼的,你自己去選。」
「哥,你真是……真是……」潘覺『真是』了半天,最後冒出來一句:「真是人民的大救星!」
這次講得更加真誠了。
「行了啊,剛才說兩件事,還有個什麼啊?」梁一飛問。
「上級給我一個任務,寫篇文章,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著手。」潘覺說。
「你說說。」梁一飛問。
「永城科技,沈復你知道嗎?」潘覺問。
「知道啊。」梁一飛點點頭。
要說93年的風雲人物,永城沈復絕對算是一線之流。
這人最初是一個技術員,發明了一種可以調節發動機功率的設備,實現讓發動機小馬拉大車,這項發明在釣魚台國賓館通過了國家科技鑑定,並且受到國家計委的一位領導首肯,大放光彩。
可惜,沈復並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投入生產,銀行貸款也下不來,只能進行民間融資。
南巡之後,全國老百姓投資熱情極其高漲,但凡有新奇的項目就不愁找不到資金,但由於銀行金融管制,私營企業貸款有難度,所以民間融資更加火上一層樓,利息跟著水漲船高。
在沿海很多地方,民間拆藉資金的年利息基本超過15%,銀行利率超過了12%。
只要有本金,根本不愁賺錢,很多大公司甚至都不做買賣,上億的資金,拆借出去就起碼有20%的收益,還用自己費什麼心?
華強廠工人們願意拿著一萬多塊錢下崗,也是基於此,現在市場上錢生錢太容易,一萬塊錢借出去,一年最少都有上千的利息收入,稍微認識點人,有點關係,一萬塊錢一年吃兩千利息輕輕鬆鬆。
沈復的專利是受到國家認可並且有大領導當面表揚,用於機械工業生產,無論是市場前景,還是政策支持,都是穩得不能再穩的優質項目,民間融資非常容易,廣告前一天刊出,第二天公司的門口就排了長龍。
僅20天,就集資2000萬,從一個小技術員、小老闆,一躍成為千萬級別的富豪,充分的印證了這個『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奇蹟時代。
如果從這個時候開始,沈復就把精力投入到科技研發上,那麼他的未來,甚至中國電力產業的未來,也許都會有一番天翻地覆的變化。
問題是,資本和實業,即是骨肉相連相互支持,又是相互毒害,一旦嘗到了資本的甜頭,很少有人能安下心來,認認真真的做實業。
嘗過甜頭的沈復走上了一條以實業、技術為噱頭,非法融資為真實目的,或者說,靠著融資來實現企業發展的邪路。
三千塊錢就能入股,每一季度結算,年補償率達24%,比銀行當時的儲蓄利率高出一倍,在全國17個城市開展了類公開集資,永城公司半年之內席捲全國,它很快成為當年最炙手可熱的高科技企業。
到了93年初,一年多時間,永城公司集資額度已經超過了10個億,其中個人集資占據總額的93%。
但是這些錢,他用來做什麼呢?
不是生產研發,而是擴大集資隊伍,先後設立20多個分公司和100多個分支機構,雇用職員數千人,主要的業務就是登廣告、炒新聞,花費數千萬進行公關,高價聘請數百個擔任過司局長的離休老幹部擔任公司的高級顧問,由此構築起了一個強大的官商關係網。
鋪天蓋地的集資風暴最終引起了國家最高層的關注,決策人意識到,如果「永城模式」被廣泛效仿,會形成一個龐大而畸形,並且缺乏控制的金融流通圈,即直接影響國家金融管制政策,也會導致大量資金流入非生產領域,廣大投資人權益受損。
今年年初,永城舉辦『十億慶功酒會』的時候,收到了人民銀行的通報,要求其限期清退所籌集資金。
已經膨脹的沈復此時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局勢認識,認為上到高層,中到上百位老幹部,下到數十萬集資民眾的『撐腰』,他具備了與國家博弈的能力,做出了兩個驚世駭俗的決定。
第一,當即宣布狀告人民銀行行長,索賠上億;
第二,宣將投資者的年利息由24%提高至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