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實業大亨 第729章 點對科技樹_頁2
更新:09-17 07:39 作者:過關斬將 分類:都市小說
而用工成本的增加,也使得很多外資企業將工廠轉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國家,這未嘗不是一種產業的轉移,我想各位領導肯定也注意到這一點了吧?
日本學者赤松要在三十年就提出了雁行理論,二戰以後的產業轉移,也一直在印證這個理論。按照這套理論,接下來的產業轉移,將會從我們中國,轉移到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勞動力便宜的國家。
但是我們並沒有像日本、韓國那樣富裕起來,我們還處於發展中階段,如果產業真的外移的話,等於是把飯碗端給了別人,我們自己可就要餓肚子了!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產業外移的問題呢?
有人說發展科技產業,提高生產力水平,提高製造業附加值,用更高的利潤來填補產業外移所失去的利潤。但不要忘了,我們有十四億人,我們的人口比全部發達國家還要多,全世界所有的高科技產業加起來,都未必能養活的起我們這十四億人!」
李衛東的這幾句話,頓時引起了視訊領導的興趣。
李衛東接著說道:「我們中國人也不可能一直用襪子換飛機,我們的工人也不可能一直拿著低廉的工資,我們的製造業更不可能停留在勞動密集型的狀態。
工資上漲是不可逆的,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的勞動力成本,只會越來越高,這的確會讓我們的製造業失去國際競爭力。畢竟資本都是追求利潤的。
但勞動力成本不是製造業成本的唯一因素,若是工人薪水足夠低,就能帶來製造業的話,那麼非洲早就是製造業第一大洲了!哪輪得到我們中國吃製造業這碗飯!
我們能夠發展製造業,是因為還有其他優勢,比如高效的體制、完善的基礎建設,充足的能源供應,勤勞的人民等等。但以上這些東西,我們有,其他國家也可以有。
我們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其他國家通過科學管理和向我們學習,也能做的到;我們有完善的基礎建設,其他國家只要肯投入資金,也能把基礎設施建起來;
我們有充足的能源供應,其他國家同樣能從中東買到石油天然氣;我們中國人是很勤勞,但其他國家的老百姓也未必都是懶漢,總會有人願意為了更好的生活去拼搏。
但有一種東西,是我們所獨有的,那就是龐大的體量!我們有十幾億的人口,這不僅能夠製造業提供充足的勞動力,而且已經發展成為龐大的市場,我認為這才是我們的核心優勢。
製造業始終都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領域。比如要生產某種產品,我們中國可以生產1000k的量,因為我們有龐大的生產能力。而當產品生產出來以後,即便是最後賣不出去,也可以通過自身的市場消化掉,最起碼不會虧本。
而其他國家就不敢生產同樣的數量,因為他們的體量不夠大,他們沒有這麼龐大的生產能力,所以不敢押注太多,他們的市場也不夠大,一旦生產多了,要是賣不出去,那麼整個產業就完蛋了。所以他們只敢生產50k,甚至更少的數量。
一邊是生產1000k,另一邊是生產50k,那麼生產成本必然不同,每一件產品均攤的研發經費也不同,原材料購買、規模化生產,每一個環節都會產生成本的差額,將所有項目加起來,最終所形成的就是價格的優勢。
也就是說,同樣一種產品,因為我們的產量更大,成本就會更低,放在國際市場上就可以擁有價格的優勢。而若是這種優勢擴大到一條供應鏈、擴大到一個產業,乃至擴大到整個工業體系呢?
那將意味著我們的製造業,將永遠在價格上處於優勢地位,無論是什麼工業產品,只要我們中國製造參與其中,我們就能占據主導地位,甚至是壟斷地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剛才才一直在談供應鏈。」
「李董事長,聽你這麼說,只要有我們中國製造在,那麼其他國家都不用發展製造了!」有人用一種略帶嘲諷的語氣,接著說道;「可是這些年,韓國的製造業發展的可是蒸蒸日上,東南亞的製造業,最近幾年也在崛起!」
李衛東輕嘆一口氣,開口答道:「如果繼續發展下去,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的確已經堵死了後進國家的路,日本人提出的雁行理論,到了中國製造這裡,已經失效了。因為雁行理論的基礎,是參與者都得是大雁。
若是大雁群里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