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飲江山 第四十七章 百年奇謀_頁2
更新:02-06 14:02 作者:煩局神遊 分類:仙俠小說
弱,好和厭戰之德更是傳承千年,縱有不世出之名將、運籌帷幄之超才、恩威並施之賢主、百鍊成鋼之精兵,也只能與遼人平分秋色。長久而言,我們勝不過,更拖不起。
「從廟堂來看,縱使機關算盡,漢人也絕對難以覓得勝機。萬般無奈之下,他們只得轉入江湖,於浩渺人海之中尋覓那僅存的一線希望。
「他們確實找到了,在舊長安,先帝的曾叔父,宋恭王之女,恆成公主趙採薇。
「公主自幼厭學好武,年僅十四歲,四書五經尚悟得不通透的時候,卻已能雙手將四柄斷水劍舞得風生水起,若按如今江湖品階而論,那時的她,已到二品巔峰。」
趙無安吃了一驚,這個打擊可著實不小:「十四歲,無師自通的二品巔峰……」
「往昔這些人,也並不少見,但他們皆如流星划過長夜,帶來一瞬透亮如晝,便復又沉入黑暗裡,後人或許記得提起,也只當做一段傳說,無人妄言效仿。」廖筱冉靜靜道,「但那時在蜀地,又有個僧人,自稱從吐蕃跋山涉水而來,為中原佛法送一份大禮。」
「那份大禮的名字,叫做徹悟。」
趙無安猛地睜大雙眼。
這兩個字並不陌生。早在他下山之前,就曾在久達寺中聽師叔們談及過了。
前年蜀地十願僧開壇辯經,以區區十人輪戰數日夜,敗盡天下僧侶,其中最令人無法辯駁之論,便是這所謂「徹悟」。
按佛家原典,苦樂不系生死,不渡輪迴,而恰恰是人鬼神佛轉輪來去之衡尺。消盡苦樂方得往生,無苦無樂方結菩提,正是強調了一心一意修持的重要性。
而徹悟之說,則是徹底推翻這原典,稱只要有心向佛,以心化佛,消五蘊淨六識,一朝得悟,立地成佛。
這種說法,看似將那些日夜勤懇,以勤精熟之人貶得一無是處,然而又確實時常有這樣的人出現,如流星破夜,能引萬人仰首而望。
「三教之義,天地萬象無所不包,而漢人僅存的一線勝機,也確然從這教義之中尋到了根源。相信『徹悟』,相信泯泯人世中能有一人頓然得道,帶領整個中原,擊潰那不可一世的強遼。
「於是高祖他暗中布下了一局前無古人的百年奇謀,從宋替李唐的那一年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
「為了那個人能順利出現,高祖幾乎用盡了一切手段。與強遼割地求和,造葉、瓦蘭、苗疆、吐蕃,則一概沿用群雄逐鹿時的尖銳手段,將廟堂氣氛攪得針鋒相對。蜀地的那位僧人,也被他封了幾乎五十年的口,致使這些年來,中原無人聽聞徹悟之說,北遼也因而無從揣測出他的真實意圖。
「他找來當時的三教領袖與武林高人,與他們一同制定了一份由九品至一品四境的品階表。待到有人能夠突破那一品天命境界時,他們想找的人,也就自然出現了。」
趙無安聽得暗暗心驚。原來幾乎沿用至中原武林每個角落的品階位序,竟是以這樣的緣由制定而成的。
廖筱冉話音落盡後,趙無安忽然感到不對勁,緊蹙起眉頭:「等等!如果這麼說的話,那麼這個人豈不是早就……」
「他早就出現了,只可惜,出現得不是時候。」廖筱冉靜靜道。
趙無安心臟狂跳。
近七十年來的一品天命境,那麼絕無僅有,只此一人。
「劍神」洛劍七。
一劍襲殺七百里,孤身殲滅三百狐狸軍,造葉國殘陽城外以一敵九,屠盡當世高手後,亦身殞道消。
「洛劍七在江湖上大放異彩的時候,離天命境其實尚差一線。但那個時候,邊境已然極不太平,北遼並不滿足於幽雲十六州的退讓,也同樣看到了幾十年來秣兵厲馬的大宋。稍有不慎,鐵騎便會盡數南下,而那個時候的中原,決計抵擋不下。」
趙無安吃驚得說不出話來。
「如若讓他們知道了洛劍七,知道了這個能以一人之力敵一國的天縱劍神,想來在夜裡,也不會睡得安穩。
「這是七十年來,我們做過的最無奈之舉。洛劍七並無過錯,只可惜生不逢時。他想要綻放在一個註定永夜的年代裡,那我們就只能逼他引火自焚。」
趙無安忽然覺得,身後的洛神劍匣仿佛有千斤之重。
五十六年前,洛劍七之死的真相。
原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