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清1796 第二百二十六章 和珅的結局_頁2
更新:01-26 01:43 作者:隱宗宗主 分類:軍事小說
首席內閣大學士,爵封一等公,在清朝官僚體系已經做到人臣之極,他同時還身兼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尚書,另外還兼著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要職,可以說整個大清帝國的官僚體系,都在他一個人的意志下運轉,非過人之精力、才智絕不能為。
;;;這與其說是和珅權力欲望過大,不如說是他作為太上皇乾隆帝的代理人,能者多勞,不得不為之。看似權傾天下,到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時,也不過是旦夕繁華,轉瞬即逝,早已騎虎難下。
;;;除了俯首聽命於乾隆帝,按老主子的意圖去總攬大權,壓制嘉慶帝的參政可能,難道此時的和珅,還能有別的選擇麼?
;;;而嘉慶皇帝雖然即位,有皇帝之名而無皇帝之實,對和珅這個言出法隨、一呼百諾的太上皇乾隆帝代理人,又怎麼可能不嫉恨?
;;;除了和珅不把嘉慶皇帝放在眼裡之外,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和珅權勢太大,黨羽眾多,又統管著當時的軍機處!
;;;軍機處在雍正時期,只是相當於如今的企業總經辦這個部門一樣,軍機大臣也不過是傳旨辦事,對制定政策起的作用不大。
;;;但到了乾隆執政時期,其職責幾乎無所不包,軍機處所承擔的職權,已使它超出內閣之上,而成為全國政事的中樞。尤其還是和珅統管軍機處的時候,它打破了制衡的框架,要求「凡有奏摺令具副本關會軍機處」。
;;;這相當於說,此時的軍機處不僅僅參與了決策,還實際掌控了各方信息的渠道,增加了皇帝被操縱的風險,作為皇帝,誰能安心?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嘉慶著急殺和珅絕對不是因為他貪污,而是一種帝王心術的體現,這在嘉慶傳出的話中表達得明明白白:「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而不知有朕。」
;;;什麼意思啊?因為和珅威脅到皇權了,古往今來,凡是威脅到皇權的臣子,都沒有好下場,要麼弒君上位,要麼急流勇退,要麼就是被殺。
;;;和珅有弒君上位的本事嗎?當然沒有,別說他和珅沒有,有清一朝除了溥儀之外,其他掌權者都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因為制度原因,清朝的掌權者已經把皇權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和珅有急流勇退的覺悟嗎?同樣沒有,他以為自己在乾隆面前的那些小伎倆,在嘉慶面前同樣好使,並且乾隆死時和珅才不到五十歲,他還迷戀著權力。
;;;但到了如今地步,和珅本就沒有多說選擇了,弒君上位不行,那就另立新君後要挾新君,自己擇機急流勇退。
;;;其實和珅也不是沒想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因為多年來的權臣之路,已經徹底讓和珅膨脹了,他根本不願意去想史書上的那些事,或者說他已經膨脹到,認為自己完全能夠避免遭到清算的下場。
;;;在他看來,乾隆的兒子嘉慶還不是和乾隆一個德行,能把他老子忽悠住,當然也能把他忽悠住,並且和珅從不認為自己權傾朝野,會讓皇帝感覺到不適。
;;;因為在和珅看來,無論他多麼能斂財、攬權,但他對皇權有著絕對的忠誠,正是他的赤膽忠心,才讓乾隆如此信任他。
;;;所以,和珅認為嘉慶一樣會需要他這樣的人才,並且當時他的兒子還娶了嘉慶的妹妹,與皇權攀上了親戚,他也在嘉慶被明確為接班人後,極力的討好嘉慶,一切似乎都與乾隆時期無異。
;;;但和珅忘了一點,乾隆相信他,是因為乾隆知道自己能夠鎮住和珅;可是嘉慶絕對不會相信他,因為嘉慶沒有那麼自信。
;;;或者說,嘉慶不會去賭,帝王心術決定著嘉慶,容不得皇權出現半點瑕疵,並且在乾隆死前,和珅把持朝政,私下被人稱為「二皇帝」,嘉慶豈能不惱怒?
;;;對於嘉慶來講,一來和珅威脅自己的地位,二來和珅曾讓自己沒有實權,非常沒面子。
;;;所以嘉慶才會在乾隆死後,立即查辦和珅,嘉慶就是要快刀斬亂麻,快速解決掉和珅,才能把所有可能出現的意外降到最低,並藉此立威,告訴所有人,皇帝只有一個。
;;;乾隆一生都崇拜他爺爺康熙,並且什麼事情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