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清1796 第235章 戰後戰略布置_頁2
更新:01-26 01:44 作者:隱宗宗主 分類:軍事小說
的信心。
;;;其實南方的仗打到現在,明眼人都知道接下來的局勢會如何發展了。
;;;「湖南這裡的戰事一結束,各兵團必須迅速光復南方其他各省,具體的部署如下:第六兵團在結束長沙的戰事後,迅速揮師東進取江西,然後北上配合獨立兵團和水路大軍光復湖北、安徽的南岸各地;同時,第二兵團會在海軍的配合下,沿海光復廣東、福建和浙江等地,你們的目標是包圍江寧府。」
;;;黎漢明相信,戰事會結束得很快,為了不耽擱時間,他還是決定趁著戰前把戰後的部署提前給安排了下來。
;;;「是!」李阿六聞言連忙敬了一個軍禮後應道。
;;;對於黎漢明的自信,李阿六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他手中要不是兵力不足,他自認為僅憑他自己就能打敗湖南的清軍。
;;;黎漢明點了點頭後接著道:「第四兵團則迅速渡江北上,先取襄陽,然後又桐柏山取淮河一線,如有可能,最好再取徐州。」
;;;漢中、襄陽以及徐州是南北兵家三大必爭之地。
;;;一般來說,北方政權南下一般有東、中、西三條線路,西線是西安-漢中-成都從而占領成都平原,再順江而下;中線是洛陽-襄陽-荊州武漢占領江漢平原過長江或順江而下;東線是開封-徐州-蘇州杭州從而打下江南賦稅重地。
;;;古代戰爭隱患往往並非僅源於外,而多為內,尤其是王朝末期,經常發生天下大亂、軍閥割據的情況,所以除了內部邊關要塞外,內部也就誕生了區域內的戰略支點。如南北交界帶上的徐州,無論是南方北伐,還是北方南征,地勢平坦且山水相依的徐州都會成為兵家爭奪的必然,所以就形成了國家內部的軍事重鎮之說。
;;;「兵家必爭之地」兵家都爭什麼呢?
;;;兵家爭奪的對象不外乎兩點:一是兵馬錢糧,二是交通戰略。
;;;既然是爭奪,那麼就說明戰爭還在繼續,在古代戰爭中,支撐戰爭勝負最基本的就是兵精糧足,誰有了龐大的軍隊和錢糧,那麼戰爭勝利的天平就想哪一方倒去,所以兵家必爭之地首先得是人口密度大的地區,糧食產量多的地方,可以供應龐大戰爭的消耗,就像徐州所在的江淮地區,襄陽所在的江漢平原,都是產量大區和人口集中區域,豈能拱手讓敵?
;;;除了兵馬錢糧外,高級戰略要地還得位置得天獨厚,四通八達,有極大的軍事戰略價值。
;;;就像錦州,誰把錦州拿下,誰就掌握了攻打關內或關外的主動權,比如拿下漢中,就捏住了四川和關隴之間的生命線,這是從大戰略的層面來審視的,兵家爭的就是「一戰定江山」的效果。
;;;有句話叫做「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淮是指江淮區域,徐是指徐州。
;;;長江雖然是天險,但對黎漢明來說戰略縱深還不夠,如果以長江為防線的話,則戰線會拉得太長不說,還到處都會是漏洞。
;;;長江中下游的流速較緩,因此可以橫渡的地方很多,這也使得長江易攻難守。進攻方很容易繞過防守方的陣地,找到渡口繞到防守方的側面。因此,長江作為最後一道防線的作用十分有限。
;;;加之黎漢明想要利用長江水道,則必然得控制長江兩岸,既如此,還不如索性控制到底,直接占據幾個戰略要地再說。
;;;既然在江南無法形成有效的戰略縱深,就只能在江北尋找縱深。
;;;長江以北有一條重要的河流--淮河,從淮河到長江是淮南地區,也就是守江必守淮中的淮,大體上包括了泗陽、蚌埠、合肥等地,這些地區如果能夠有效控制,則可以在江北形成戰略支點,清軍無法繞過這些重點城市直撲長江。
;;;如今的淮河、泗水等水系比現代要發達,水網發達對於北方來的軍隊而言是一個障礙,作為進攻方,複雜的水系避免了直面北方騎兵的衝擊,同時可以從後方不斷向支點要塞輸送支援。
;;;如果讓清軍在江北站穩腳跟,大江南北隔江對峙,那麼千里江防,處處都可能成為對方的突破口。
;;;處處設防,整條防線形同虛設,任何一處被突破,北軍在南岸建立據點,則大江之險與我共有,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