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真相集 第三十四集 桓溫平蜀_頁2
更新:10-15 06:12 作者:背砍刀詩人 分類:軍事小說
晉,仁政衰薄,猶不聞有取其七、八者。今殿下拓地三千餘里,增民十萬戶,其無田可耕者尚且十有三四。臣謂殿下宜罷苑囿,以賦新民,無牛者官假以牛,不當更收重稅。今官衙有司猥多,宜多以澄汰;工商末利,宜立常員;學生三年無成,當令還於農業。參軍王憲、大夫劉明近以言忤旨,免官禁錮;長史宋該阿媚苟容,輕訴良士,乃不忠之甚。此數事皆關乎國家利害,若明證法律,管取身安,則國家可保。
燕王聞奏欣然,乃即下令皆從封裕之諫而行;又賜其錢五萬,宣示勸勉忠良之意,使欲直陳君王過失者,勿有所諱。
晉永和元年,慕容皝令其子慕容恪攻克高句麗南蘇,設置守所而返。
次年,慕容皝派世子慕容儁與慕容恪領兵東襲夫余,俘虜夫余王及其部眾五萬而歸。
慕容皝由是威鎮遼東,親臨東庠考核學生,擢拔其精通經籍、成績優異者補充近侍。因見國中長期乾旱,復又免除百姓田租。
因取消成周、冀陽、營丘等郡,以勃海人設興集縣,河間人設寧集縣,廣平、魏郡人設興平縣,東萊、北海人設育黎縣,吳人設吳縣,皆隸屬燕國。
藉此後趙主石虎貪淫悖亂之時,燕國迅速崛起,制度亦自此逐漸正規,並得以完善。燕王於是不用東晉年號,自稱燕王十二年,從此燕國不復廩命於晉。
此年亦乃前涼建興三十三年。
十二月,前涼王張駿兵伐焉耆,降之。於是分武威、武興、西平、張掖、酒泉、建康、西郡、湟河、晉興、須武、安故等十一郡為涼州,以世子張重華為刺史;又分興晉、金城、武始、南安、永晉、大夏、武成、漢中八郡為河州,以張瓘為刺史;分敦煌、晉昌三郡及西域都護三營為沙州,以楊宣為刺史。張駿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假涼王,督攝三州。始置祭酒、郎中、大夫、舍人、謁者等官,官號均仿晉朝,略有變更,車服旌旗亦仿王者儀式。
酒泉太守馬岌上言:酒泉南山,乃崑崙山體,周穆王見西王母樂而忘歸,所謂即此。山中有石屋玉堂,飾以珠璣,煌煌如神宮。殿下當立西王母祠,以保佑國家無邊之福。
張駿聽從,於是敕命建王母祠。
永和二年五月丙戌日,張駿去世,共在位二十二年,享年四十歲,私諡文公。晉穆帝追贈諡號為忠成公,葬於大陵。
前涼王張駿既死,部眾立世子張重華為涼州牧、西平公、假涼王。
後趙石虎聞知張駿病故,於是大集諸將,乘其國喪攻之。遂發三萬大軍,令大將王擢及麻秋各引一萬五千部眾,西出長安,往伐涼州。
王擢先至,引本部軍奇襲武街,生擒前涼護軍將軍,徙其民七千餘戶至雍州。
大將麻秋後引本部軍至,進攻金城,涼州軍民無不震恐。
張重華聞報,立即悉發境內兵眾,使裴恆為將前往禦敵。
裴恆怯敵,駐兵於廣武,安營下寨,久不敢出戰,意謂欲以司馬懿勝諸葛武侯之計,以靜制動勝之。張重華聞報大驚,問計於臣僚。
司馬張耽進言:國之存亡在兵,兵之勝敗在將。今舉將多推宿將舊臣,反失其人。夫蕭何舉韓信於末將之中,故非因其乃故舊之臣,蓋才之所堪,則授之以事。某舉主簿謝艾,兼資文武,必能臨危受命,克敵至勝。如不勝時,乞斬微臣之首,以謝主公兼涼州之民!
張重華聞奏大悅,於是急召謝艾,問其禦敵方略。
謝艾慨然道:若主公信得過,臣願請七千精騎,則待破敵之後,再言其方略可也。
張重華壯之,於是拜謝艾為中堅將軍,給步騎五千與行。
謝艾遂引兵出于振武,晝夜兼程而進,夜間宿營於野。因聞二梟淒鳴,牙門軍中皆大驚懼,以為必是凶兆。
謝艾笑謂其眾:六博得梟者勝,今梟鳴於營中,乃克敵之兆也,又復何疑!
次日率眾大進,正遇趙將王擢。
兩軍對圓,謝艾親自出戰,不上十合,王擢已自不敵,撥馬而敗。謝艾引兵乘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