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 正文 第十六章 崔道林(上)拜求推薦收藏_頁2
他雖然沒有說要改biàn 主意,但以言慶對鄭世安的了解,想必也不會再心存怨恨。
只要鄭世安能想得開,不硬著干就行。
哪怕鄭仁基不看重鄭世安,但鄭大士在世一天,鄭世安在安遠堂的地位,就不可改biàn 。
想到這裡,鄭言慶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
日子就這樣,在忙碌中,不知不覺的過去。
鄭世安依舊忙忙碌碌,而鄭言慶則顯得很悠閒。或是看看書,練練字,或是和徐世勣一起習武練功。閒余時,他就牽著驢,在庭院裡活動,有時候還會去田莊看看。
洛陽街頭,已開始流傳詠鵝詩。
許多文人士子,紛紛趕赴偃師,想要拓印臨摹。
不過,卻沒有人知道,那位獨創詠鵝體,復又詠鵝詩的鵝公子,究jìng 是何許人也?
張琮未能追上張仲堅,所以至今仍不知道這鵝公子的身份。
只是隱約猜到,這位鵝公子應該是鄭氏族人,於是寫信告之吳縣老家,請吳縣張氏族長出面,才好向鄭家詢問。畢竟,這有個門戶等級的問題。張琮一個庶出子弟,實在不好去鄭家拜訪。而且,就算他去了鄭家,也未必能見到鄭家族長。
與此同時,長安大興城越國公府中,一個白面黑須老者,正拿著一份拓本,在書案上奮筆揮毫,臨摹者拓本上的文字。在書案前,垂手站立有三個華服男子,一個個神情肅穆,甚至不敢大聲喘息,以免驚擾了老者的雅興,而遭受到責罵。
「好字,端的是好字!」
這白面老者,卻是當年權傾朝野的尚書僕射,越國公楊素。
他突然放下手中筆,一臉滿足之色,笑望著書案前的三個男子,「鵝公子不負公子之名,這一手詠鵝體,果然是風骨凜然,方嚴正大。我臨摹了許多次,才算是琢磨出了一些門道……昔日智永以永字八法而揚名天xià ,而今鵝公子將這八法更發揮的淋漓盡致。鐵筆銀鉤,樸拙雄渾。越是臨摹,就越是感受頗深,感受頗深!」
三名男子,是楊素的兒子。
年長的楊玄感看了一眼身邊的兩個兄弟,而後笑著說:「父親此言,未免言過了吧。」
「不過,一點也不過。」
楊素正色道:「以我觀之,這詠鵝體一出,怕二王亦將黯然。
當今之世,能與這位鵝公子相比者,非歐陽詢智永不可。然我聽說,這位鵝公子還是個黃口孺子。也就是說,其書體尚未大成……如若他日長大,書法大成時,歐陽詢智永,恐怕也只能為他研磨。果天縱奇才,恨不能在偃師親眼一睹風化。」
這楊素是什麼人?
那可是開隋的元老功臣,隋文帝的左膀右臂,更是太子楊廣的心腹重臣。
當年若無楊素支持,楊廣恐怕難以戰勝隱太子楊勇。而今楊素雖然被楊堅所疏遠,但地位依然。他也是個才華橫溢之人,善於寫詩,更能寫出一筆好字,算得上當今文壇的霸主之一。
這樣一個人,如此推崇素未謀面的鵝公子,可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即便是歐陽詢和智永這樣的書法大家,楊素也只稱之為『尚可』。可現在,連歐陽詢和智永,也只配給鵝公子研磨?如若傳揚出去的話,只怕會讓天xià 都譁然。
楊玄感也是個驕傲的人,聞聽楊素如此讚譽,心中不免有些不服氣。
可是,楊素積威甚重,即便是他親生兒子,也不敢當著他的面,去反駁他的言語。
「父親如此讚譽,實在是這鵝公子的榮幸。」
楊素連連搖頭,「非他之榮幸,實乃我之幸也。有生之年,能見此奇文,當浮一大白啊!」
說到這裡,楊素話鋒一轉,沉冷問道:「對了,這鵝公子的身份,可曾查明?」
「尚未知曉。」
楊玄感說:「據說這鵝公子當時和揚州張季齡的小兒子走在一起,我已派人去詢問偃師張琮,但尚未得到消息。張季齡的小兒子倒是可能最清楚,只是他送貨到長安之後,就急急忙忙的去了蘭州。若是這詠鵝詩能早來些時日,還能攔住他詢問。可是現在……不過我也派人往蘭州去了,讓他們多加留意張仲堅的行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