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第1911章 死局_頁2
有大志向,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他應該不是汲汲於皇位的那種人。天子對吳王多有欽佩,也有心行吳王之政,只是舍不下祖宗的基業。如果吳王真能入朝主政,不僅中興有望,重現文景之治都是有可能的,難道不比兩軍交戰,殺得你死我活的好?」
楊修眨眨眼睛,似笑非笑。「天子不肯禪讓,卻願意做傀儡?」
「不是傀儡。」荀彧糾正道:「是垂拱而治。」
「這是你的想法,還是天子的意思?」
荀彧沉默了很久。「我的,但是我覺得天子有可能會答應。如果你我共力,未嘗……」
楊修搖了搖頭,收起笑容,神情嚴肅。「文若兄,你自己也清楚這不太可能。就算天子勉強答應了也是權宜之計,一旦有機會,他還是會將大權奪回去。他想做孝桓帝,吳王卻不想做梁冀。如果吳王只是梁冀之輩也就罷了,偏偏他還是你說的天縱之才,要謀的不是一家一姓之功業,而是功在千秋的大業,豈能因一時之仁而半途而廢?就算他願意,我也不肯,張相、虞相也不肯。你如果真為陛下著想,我建議你還是勸他禪讓比較好,大家安心。」
他頓了頓,又道:「與其相信天子,我更願意相信吳王。我可以向你保證,只要天子願意禪讓,劉氏血食不絕。既然吳王能封袁耀為王,想來不會吝惜陛下一郡。」
「封袁耀為王?」
楊修鄭重地點點頭,卻不多做解釋。他從袁權口中得到這個消息,答應了袁權不會外傳,自然不會輕易告訴荀彧消息來源。荀彧也沒有再問。他相信楊修,也知道楊修為什麼這麼死心塌地的為孫策效力,想策反他是絕無可能。
但天子也是什麼都可能答應,唯獨不可能答應禪讓。維持祖宗的基業,已經成了他的執念。
這是一個死局。
——
楊修將貢品獻給了天子,但他並沒有就此偃旗息鼓。他一邊將南陽送來的報紙、傳單四處發放,一邊寫文章為孫策鼓吹。內容很簡單,一是孫策的新政內容,一是孫策所受的委屈。
孫策在關東行新政,天子、荀彧在關中效仿,但效仿就是效仿,不可避免的會走形,真正了解孫策新政主旨的人並不多,甚至連一些官員都不太清楚,還以為孫策的新政就是奪取世家的土地,重視工商、屯田,一切為謀利為目的。楊修以過來人的身份作文解說孫策的新政,指出孫策不僅僅謀利,或者說,謀利只是基礎手段,是解決土地兼併的辦法,維持社會穩定的前提,在此基礎上,他有著更為高遠的目標,他要讓每一個人都有尊嚴的活著,所以他才會不惜重金的開設學堂,讓普通百姓也能讀書識字。
吳王為萬民謀福利,但他的步伐卻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拖住了後腿。這些人遍布朝野,互相勾結,一邊偷偷的學習吳王的做法,為自己謀利,一邊污衊、歪曲吳王的新政,左右朝廷耳目,為逆臣袁紹飾功諱過,為屠城的罪人提供掩護,指鹿為馬,欺騙世人,並不惜挑起戰爭,攻擊吳王,將天下百姓都推入水深火熱之中,有衣不能穿,有米不能食,做牛做馬,只為實現他們的個人私利。
楊修的文筆一流,說的又都是事實,所謂理直則氣壯,迅速在長安形成的影響力,兩篇文章一出,長安鬨動,立刻有印書坊找上門來,要求為楊修提供刻印服務,不僅不收他錢,還給他潤筆,一字十錢。
為了能趕工期,印書坊的工匠發揮了聰明才智,他們將版面變窄,一版只有三五列,一篇文章可以分成十幾塊版,由十幾個工匠同時刻版,然後拼在一起印刷,大大提高了刻版的效率。當日寫,當日刻,第二天一早就能售賣。在孔融、禰衡還沒想好該怎麼寫批判文章的時候,楊修的文章已經傳遍長安,甚至開始向三輔擴張,與他合作的印書坊名聲大噪,立刻有人跟進,報紙這種新生事物一下子在關中推廣開來。
可以說,楊修一個人奠定了關中的報業根基,當之無愧的拓荒者。
天子深居宮中,不知道外面的情報,等劉曄拿著楊修的文章向他匯報時,再想控制已經遲了,強行禁止只會讓人覺得朝廷心虛理虧。
天子勃然大怒,命令孔融、禰衡加快速度,趕緊寫文章反駁,不能讓楊修一個人說話。劉曄說,孔融、禰衡再快,恐怕也快不過楊修,與其你寫你的,我寫我的,在紙面上交鋒,不如讓他們面對面的辯論一次,然後形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