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第762章 太湖_頁2
的要旨。」
孫策轉頭看著沈友,真是英雄所見略同。不過沈友只是為了擠兌楊修,並沒有意識到這裡面蘊含的秘密。相比於後世以證據說話的考古學,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還沒有考古的概念,書上說的都是真的,文字就算不是倉頡所造了,也是某個聖人創造的,不存在慢慢演變這一說。所以兩千年來,古史就在這些各執一詞的典籍里打轉,漢人尤甚,不僅信古,而造古,後世很多神話就是漢人造出來的。
比如盤古化天地。
盤古是很早就有的大神,但盤古化育天地卻是後來才有的事,三國時代才真正成型。在這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心裡,世間一切都是某個神造的,文字也不例外。他們當然不相信文字有個慢慢演化的過程,也不相信他們所嚮往的堯舜禹時代還沒有文字,真是結繩而治。
即使是這個時代最博學的古文字學家也只知道金文,不知道甲骨文。在一些古代青銅器上可以看到金文,而刻有甲骨文的那些甲骨還沉睡在殷墟地下,要等一千八百年後才能橫空出世。他們當然不會知道除了古籍之外還有其他的記載方式,不知道二重證據法,更不知道四重證據法,而四重證據法卻是神話時代考古的重要方法。
孫策暫時還不打算說這些,他知道自己的學問一般,他只能做個引路人,做不了大師。具體的事還是留給真正的聰明人去做,沒必要事必躬親,把自己搞得非常累。伏筆他早就埋下了,到時候自然會起作用。
楊修忽然說道:「子正,你是吳縣人,知道吳縣有什麼古玉嗎?」
「古玉?有多古,吳王夫差時的算不算?你如果想看的話,我倒是……」
「春秋時代的古玉有什麼好看的,你不是說舜避丹朱嗎,我想看那個時代的。」
沈友啞口無言。楊修哼了一聲,有意無意地看了一眼孫策。孫策笑笑,不屑分辯。沈友看得分明,眨眨眼睛,若有所思,嘴角挑起一抹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