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極品惡婆婆後,我帶着系統種田發家 第三百五十章 見本官不必下跪_頁2
但後來再一想,這古代的縣令不是也有kpi嗎?年底也要一年的政績。
如果沒有出色的政績,就會被調任,調到更偏遠的地區,甚至降職。
所以當縣令也是要做出一點事情給上頭看的。
當然,如果吳縣令真有意推廣水車,劉婉不介意把這水車的技術傳出去,造福天下。
現在的農業技術太落後,農民太苦。
於是劉婉點頭說:「敬兒,你就隨吳縣令一起去見州牧,若是能讓天下百姓都用上水車,那也是功德無量的大事一件。」
劉婉不吭聲,王敬都不敢說話。
現在見劉婉同意,王敬才敢跟著點頭。
這樣的場景落到吳縣令眼裡,自是王敬孝順的表現,又是一番褒揚。
劉婉便請鄭院長三人去自家的院中坐坐。
路上,鄭誠道:「水車的技術,乃是我大周朝農業機械的重要發明,我準備寫封信,向當朝的工部尚書舉薦。
吳縣令,你也可以向州牧告知這一事。吳縣令一力推廣水車,我也會和工部說明。」
吳縣令一聽,十分激動。
當朝的工部尚書是鄭誠的同年,關係要好,有鄭誠舉薦,肯定能被工部尚書重視。
雖然不是吳縣令自己發明的水車,但他作為地方的父母官,自是有一份功勞在裡面。
吳縣令平時經常會來和他喝茶聊天,作為一個地方的父母官,吳縣令有給了他足夠的尊重,鄭誠肯定會在關鍵時候拉吳縣令一把的。
怎麼說鄭誠以後都會長期駐留本地,在這兒度過一生,如果不和本地的父母官搞好關係,在這裡恐怕會舉步維艱。
他對這一任不好的話,下一任肯定也會知道,屆時,估計也不會給他好臉色。
做人總是要打提前量,往前看三步。
成年人的世界本來就是互相需要,抱團取暖,各取所需,談不上太多的友情。
這種互相需要,就足以維繫他們之間的關係了。
就在他們前往劉婉的宅子時,院外那個特立獨行的草棚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吳縣令近前,透過不算高的籬笆,道:
「你們這吊了個石槌,是做什麼用?怎麼看著有點像舂米的器具?」
鄭誠眼皮一跳,打開籬笆門徑直進了草棚下。
在舂米的地方上下左右看了好一會,才冒出一句:
「你們竟然通過拆解,重新組合,制出新的舂米機械?這能省不少力氣吧?提高了不少效率吧?」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