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百二十一章:被搶詞兒的老大人們_頁2
慮的,是如何保住京師。
對於大明來說,相對於主動出擊,固守其實更加有利。
也先大軍入關,越是深入,對他就越不利。
首先是地形的限制,從邊境往裡,越靠近京城,州縣,城池,村落,街巷越多,也就越不利於騎兵的發揮。
失去了強大的機動性,騎兵就廢了一半。
其次是後勤和戰力的問題,也先越往裡走,後勤路線就會越長,雖然可以依靠擄掠補充後勤。
但是須知,各地亦有官軍駐紮。
也先一旦入關,四面八方都是敵人,或許主動出兵力有不逮,但是倚城固守,相互聲援之下,也先勢必不能像在邊境一樣來去如風。
到時候瓦剌大軍的腳步被死死拖住,反倒合了大明君臣的意。
此戰,也先要求快,速戰速決,就必須依仗自己的後勤!
越是深入關內,後勤轉運的壓力就越大,越需要準備充足。
這恐怕也正是也先遲遲沒有發兵的原因所在。
除此之外,也先自關外長途奔襲,一路需要攻克多個關隘,等到他打到京師的時候,必然是人困馬疲。
反觀京營這邊,卻是以逸待勞,磨刀霍霍已久,先天便占得了先機。
所以于謙才會說,固守方是上策。
面對著于謙期待的目光,朱祁鈺卻是沒有給出他想要的回應,而是對著陳懋問道。
「陳侯,依你之見,若要派軍前往大同,何人可以領兵?」
于謙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沒想到,皇帝明明如此清楚主動出擊的不利,還是堅持如此。
嘆了口氣,于謙上前一步,正打算開口勸諫,卻見天子抬手止住了他的話頭。
朱祁鈺將目光抽離邊防圖,轉身盯著于謙,道。
「於卿放心,京師之重關係社稷,這一點朕自然知曉,所以,朕不會動京營,但是也先如此辱我大明,單純固守,亦非朕所願,望於卿能體朕心!」
這話說的口氣輕描淡寫,但是實際上已經很重了。
連「望於卿能體朕心」都說出來了,于謙再要強勸,就是不識抬舉了。
不過話說回來,于謙的確是以社稷為重,但可不是個愣頭青!
不出動京營,是他的底線。
畢竟,只要有京營在,他就有信心,能夠守住京師。
在此基礎之上,雖然于謙依舊對於天子所說的「大勝」,不抱什麼希望。
但是他明智的沒有繼續開口。
在于謙看來,只要京師在,大明的根基就在,哪怕天子再從其他地方調兵,再鬧出什麼敗仗來,也無非是多休養生息一段時日而已。
當此局面之下,沒有必要跟天子硬頂著。
何況,于謙身為兵部尚書,就算天子真要做什麼,也繞不過他,所以思忖了片刻,于謙還是拱了拱手,道。
「臣,謹遵陛下聖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