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議_頁2
尚在關外虎視眈眈,兵部新晉軍報已言,主力部隊似有動向,萬一我大軍分散,也先率主力來攻,兵散各處難以迅疾調動,則必被各個擊破。」
邊境的局勢,作為兵部尚書的于謙,心裡同樣清楚的很。
事實上,邊境動盪不堪,從各隘口獲悉軍報的時候,就已經在暗中醞釀了,這幾個隘口的守將棄城而逃,只不過是集中爆發出來了而已。
之所以一直遲遲沒有將兵力分散,就是為了防備也先佯裝游騎騷擾,實則待大明分兵之後,行各個擊破之計。
趙榮的臉色有些不好看,反問道。
「那依照於尚書的意思,又當如何?」
「邊將手中兵力不足,自然難以升起對敵之心,總不能叫這些邊將,憑藉一腔孤勇,以寡敵眾,只能以身殉國吧?」
于謙上前一步,對著天子拱手道。
「皇上,紫荊,獨石,懷來,龍門等處,皆是要地,且不似宣府,大同城高將勇,若無充足兵力,一旦有失,虜賊便可直逼京城,故而臣以為,孫安所率三萬大軍,不可輕動。」
「至於諸隘口兵力不足一事,兵部已緊急從南直隸,河南等地調遣大軍五萬,半月之內即可到達。」
「為防虜賊劫掠,可命紫荊等要塞之城,暫且收攏各隘口百姓,賊來則暫避之,待大軍一到,可解兵力之急。」
這就是文臣和勛戚的不同之處了,對於趙榮來說,他更關心的是邊將的人心,希望能夠儘量多的保證邊將的生存環境。
而于謙就冷酷的多,他考慮的是大局!
分兵固然有利於安穩人心,但是同時也是要冒風險的。
按照趙榮的說法,七處同人馬的隘口各增兵一千五百人,二十九處同人不同馬的隘口各增兵五百人,基本上也就把這三萬人拆的剩不了多少了。
一旦這個時候,也先大舉來攻,以主力攻一處。
那麼原本集中機動的大軍散落各處,一時之間難以調集統御起來,很容易被人各個擊破。
要知道,軍隊一旦分散到各個隘口,勢必要將調兵權下放到各個隘口的守將手中。
相對於如今統一在一名主將的麾下統一調動,效率絕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于謙的意思很明白,百姓可以暫時遷到紫荊,居庸等堅城暫避。
至於守將,則要繼續堅持守城,以待朝廷從關內調集的援軍到達。
不過趙榮也不是那麼容易退讓的,他上前一步,站到于謙的面前,同樣道。
「且不談這半月之內,若也先再遣小股游騎燒殺擄掠,該當如何。」
「單說南直隸等地之兵員,久在關內,操練不行,驟然到邊境戍守,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熟悉環境?」
「瓦剌善騎戰,多以劫掠為主,他們又是否能夠適應於瓦剌的戰法?」
「自關內調兵,哪有就地調兵來的速度快,且守城穩妥?」
說罷,趙榮轉向上首的天子,開口道。
「陛下,五處隘口守將棄城,足可見邊境將士人心已然十分不穩,若長此以往,我各處守軍士氣低落,必一觸即潰,故臣以為,當分兵各處,提振人心,方能安穩士氣,令守將能誓死守城。」
這應當算是,自土木之變以來,勛戚頭一次在國政大事上,如此強硬的發聲。
趙榮雖然資歷不足,但是到底是正經的五軍都督府都督,而且執掌的是最為重要的中軍都督府。
論身份,他的確可以和于謙這個兵部尚書相媲美,何況他身後站著的是整個靖難勛戚。
退讓了這麼久,終於在這件事情上,勛戚強硬了一次。
一文一武兩位高級大臣,意見相左相持不下,自然要由天子來裁決。
於是眾臣都將目光放在了上首沉吟的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