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927章 護犢子的皇帝陛下_頁2
,此事並非如天官大人所想那麼簡單,王振之事已過去兩年之久,若追及當權之時,更是數年已過。」
「如今要清查當年被冤枉之人,尚有眉目,但是,若要查攀附王振幸進之輩,則難度頗大,畢竟,王振一黨早已經被誅之,這些人一死,知道內情的,恐怕也就只有這些官員自己。」
「如此大動干戈,若最後什麼都沒有收穫,未免令朝廷顏面掃地。」
緊接著,王翱也開了口。
雖然說之前他剛剛和陳循在殿上鬧出了那樣的事,但是現在,他卻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跟在陳循後頭道。
「陳尚書所言有理,天官大人此言,的確有些過於激進了。」
「陛下請想,此等大翻舊賬之事,若是成了常例,那麼,必有人以此打壓異己,長此以往,我朝必重蹈唐朝牛李黨爭之事。」
「故此,此例絕不可開,請陛下明鑑!」
這一下子,在場的人,有一個算一個,無論是說話直白還是婉轉,反正都在反對王文的觀點。
於是,王天官的臉色頓時黑成了鍋底,站在他的身邊,直直的能感受到這位老大人壓抑著的不滿。
不過,王老大人的性格,從來都不是這麼輕易會服輸的人,何況,眼前這幫人一個個說的冠冕堂皇,但是實際上,壓根沒有一個人,敢直面他的問題的。
沉著一張臉,他拱手便要開口。
然而,這個時候,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個時候,天子卻抬起手,止住了王文。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天子打算一錘定音,否決王文的措施的時候,天子卻平靜的望著他們,開口道。
「諸卿所言都有道理,但是,朕和天官有一樣的疑問。」
「為何,為冤者平反覆職便可,降調幸進行賄之輩,便不可?」
「諸卿皆是飽學之士,朝廷棟樑,讀聖人經義,明治國之道,你們剛剛說了這麼多理由,可朕卻只問一句。」
「阿附幸進之輩,該不該罷?」
大殿當中安靜了下來,老大人們面面相覷,誰也沒有料到,天子會是這樣的態度。
這句話問的,可比剛剛王文的話,要更加尖銳。
該,還是不該?
兩個極端的答案,沒有中間地帶可言。
一幫大臣低下了頭,默然不語,只有某天官一副找到了人撐腰的樣子,跟天子一起,轉過頭惡狠狠的看著在場的其他人。
話是陳鎰最先開口的,哪怕此刻他們都能感受到,天子那撲面而來的威壓,但是別人能躲,陳鎰卻是躲不了的。
片刻之後,硬著頭皮,陳鎰到底還是起身開口,道。
「陛下容稟……」
「總憲不必多言,朕知道。」
就在陳鎰想要開口解釋的時候,天子卻搖了搖頭,道。
「理由,剛剛諸卿已經說了,追究舊事,令群臣議論,百官不安,無心用事,會令朝局停滯,後人效仿,恐成黨同伐異之利器。」
「這些,諸卿說的都對。」
「但是,朕想說的是,這大明朝,不能只講利益得失,更要講公理是非。」
「今日朕召諸卿前來,所議之事,不正是這個嗎?」
「只知算計利弊,將道義放在第二位,這些,不正是朕和諸卿想要扭轉的朝廷風氣嗎?」
這番話,令得在場的一眾大臣臉色一滯,紛紛露出沉思之色。
如果說剛剛他們還覺得,天子有為王文撐腰的原因在,那麼,這個時候,他們才算是真正開始反思,自己的考慮是不是有問題。
原來,不知不覺當中,自己等人,也被這種朝廷風氣影響了嗎?
不過,能夠混到這個地步的人,無論自己的政治立場如何,但是到底都是心志堅毅之人。
所以很快,他們就反應過來,天子的話是有問題的。
聖人之理固然是治國之道,但是,如果只靠聖人之理就可以治國的話,那麼,早就天下大同了。
天子說的道理沒錯,的確,沒有理由朝廷只能為有冤者平反起復,而不能追究幸進之輩。
但是,問題是,大道理說起來好聽,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