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爭戰 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
更新:10-31 22:53 作者:路人四九 分類:玄幻小說
第一百七十二章 賴文光殞命揚州(2)
郭松林接令,急至銘軍營地,謂劉銘傳道:任逆死後,賴逆已乃驚弓之鳥。省三兄督率主軍,躡蹤追剿;吾即偕武毅軍,繞前截擊,屆時兩面夾擊,安有賴逆活路!
劉銘傳道:有勞子美兄,然困獸猶鬥,萬事小心;武毅軍力單,楊鼎勛之勛字營,隨兄奔走。
郭松林、楊鼎勛躡蹤急追,12月7日,於杞城黃流鎮,復又圍擊東捻軍。
賴文光、李蘊泰、范汝增等奮力殺出重圍,一路北走,直至壽光,方才穩住陣腳。
賴文光道:發陝西密函,已逾三月,不知梁王收否?
魏王李蘊泰道:啟稟遵殿,左妖宗棠業已入陝,梁王甚難抽身。此隅介於彌河、洋河之間,戰守皆不宜。
賴文光道:溪水阻隔,扼妖炮火,正可伺機一戰。
李蘊泰不復再言,悻悻而退。
首王范汝增道:啟稟遵殿,吾願前鋒誘敵。
賴文光嘆曰:諸捻素烏合,無紀律,先沃王不敢強,而吾亦不能拗也!惟梁王張宗禹、魯王任柱能明約束,立營伍;上馬衝鋒,下馬伏擊,無所不能。今魯王已逝,梁王遠不可及;窮途末路,不過如此!
范汝增亦嘆:莫非天要亡吾等?
賴文光道:困獸猶鬥,況人乎!三萬戰騎尚在,破釜沉舟,倚水再戰,天必不負。速傳吾令,大軍就地休整,擇機斬劉妖一部,迅疾南下,逾六塘河南走。
1867年12月19日,劉銘傳、郭松林、楊鼎勛、善慶、溫德克勒等率軍強渡彌河,築壘列隊,包抄迂迴,即行開攻。
賴文光兵分三路,誓死一搏,鏖戰三晝夜,東捻軍幾近折光,首王范汝增、列王徐昌先先後戰死。賴文光慌不擇路,先棄步隊,後棄輜重,再棄馬隊,迅沿彌河,鳧水南奔,再由沭陽張家灣突破六塘河防線,沿運河向南,且戰且退至揚州瓦窯鋪,立足未穩,復被吳毓蘭部突襲;賴文光猝不及防,受傷被擒,千餘東捻殘軍亦一鬨而散。
吳毓蘭欲立不世之功,屢勸賴文光招納張宗禹及潰散各部,立功以贖罪。
賴文光曰:人生愁長,死於此刻,亦為圓滿;將死之人,煩請道台大人賜予紙筆,遺留幾言,博人一笑。
吳毓蘭道:兩軍接仗,非爾死即吾活,今日擒爾,實屬僥倖;爾之所求,無有不可!
賴文光忖思二日,留遺言曰:蓋聞英雄易稱,忠良難為,亘古一理,豈今不然?
億餘生長粵西,得伴我天王聖駕,於道光庚戌年倡議金田,定鼎金陵,今已十有八載矣。但其中軍國成敗,事機得失,形勢轉移,予之學淺才疏,萬難盡述,惟有略書數語,以表余之衷腸耳。
億予於太平天國壬子二年,始沐國恩,職司文務,任居朝班。於丙辰六年秋,值國家多故之際,正君臣嘗膽之時,是以棄文而就武,奉命出師江右,以期後用。荷蒙主恩廣大,賞罰由余所出,遇事先行後奏,其任不為不重矣。
丁巳七年冬,詔命回朝,以固畿輔。戊午八年春,我主聖明,用臣不疑,且知余志向,故命攻江北協同成天安陳玉成佐理戰守事宜,永固京都門戶。
受命之下,競業自矢,誠恐有負委命之重,安敢妄怨有司之不從?且忠言逆耳,良藥苦口,誠哉是言也。
辛酉十一年秋,安慶失守,斯時余有諫議云:當茲安慶既失,務宜北聯張樂行、苗沛霖以固京左,次出奇兵進取荊襄之地,不出半載,兵多將廣,可圖恢復皖省,俾得京門鞏固,此為上策。
奈英王不從余議,遂率師渡廬,請命自守,復加封余為遵王,命與扶王、啟王等遠征,廣招兵馬,早復皖省。嗟乎!此乃英王自取禍亡之由,累國之恨也。
又有忠王李秀成者,不知君命而妄攻上海,不惟攻之不克,且失外國和約之大義,敗國亡家,皆由此舉。至辛酉歲底,予偕扶王、啟王勉強由廬度淮,其時余知有渡淮之日,而無轉淮之期。
是以過五關,越秦嶺,抵中原,出潼關,於壬戌十二年冬,由鄖陽而進兵漢中,一路滔滔,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甲子十四年春,由漢中而還師東征,圖解京師重圍,未果以致京都失守,人心散離。其時江北兵士無可依歸者,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