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華夏新史 第六百九十五章 裝甲戰
更新:09-15 10:20 作者:終極側位 分類:軍事小說
騎兵的機動性讓卡姆普夫對戰場的形式有一個很好的感知。當他的前鋒偵查連隊進入戰場後就敏銳的發現了情況有些不妙。在結合從潰兵那得來的消息,他可以確定陣地的完整性已經被破壞,整個俄軍陣地已經被打的支離破碎,而華夏陸軍也已經進入了收割狀態,幾乎近2萬3千人的大軍正在一個寬大的正面展開,他們將向海浪一般席捲整個俄軍陣地。
「當時我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有些驚呆了,我們現在正衝著對方的中心前進,對方最為銳利的裝甲矛頭正指著我們的腦袋。急需前進無疑是找死,所以我決定改變攻擊方向,向華夏陸軍的左翼發動進攻,而我的部屬不負眾望,在華夏陸軍反應過來之前就展開了對對方側翼的進攻。」卡姆普夫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如果論軍團的機動性,華夏部隊是少量裝甲部隊帶著大量步兵發起進攻,總體機動性和感知顯然不如卡姆普夫的騎兵加裝甲車的組合,所以在對方突然轉向的時候,彭毅並沒有發現對方的企圖。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卡姆普夫的做法確實打了彭毅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對於戰場上出現各種情況彭毅多少還是有些準備的。為了防止脆弱的步兵在立足未穩的情況下被對方的騎兵加大炮偷襲,在完成分割包圍後,彭毅還專門往左右兩翼分別安置了以個獨立的裝甲營,這兩個強化裝甲營並沒有開始參與進攻。他們是為了保證攻擊的持續性而加入的生力軍,而現在,這個獨立裝甲營成為了抵禦俄國騎兵突擊的核心力量!
多達30個連的騎兵和一個團的各種裝甲車戰鬥群還是相當強大的。在與華夏陸軍前鋒接觸的戰鬥中,有迫擊炮和各種裝甲車掩護下的騎兵輕易的就撕碎了華夏陸軍前鋒的抵抗,這些手中只有輕機槍和輕型迫擊炮的部隊顯然無法抵抗如同潮水一般涌過來的騎兵和裝甲車。在用自己的血肉和勇氣拖延片刻之後,這條臨時布置的警戒線就宣告瓦解,不過他們的犧牲絕對是有價值的,趁著這個機會,華夏第一獨立裝甲營的孫乾明少校已經做好了準備。將和一個步兵團一起應急俄國人的快速集群!
華夏裝甲部隊一般是以旅作為基本單位,一個旅下屬有5個營。他們很少獨立作戰,一般是數個營一起配屬給大兵團作戰。但是和普通的裝甲營不同。還有一些經過加強的裝甲營作為獨立作戰單位他們將配屬給團級單位,作為進攻的矛頭和防禦的盾牌。因為一般不用執行遠距離穿插任務。所以他們的補給車輛比較少,而相應的,他們裝備了更多數量的作戰單位。並且還是一個合成單位。在編制內就有三個坦克連,一個突擊炮連和一個迫擊炮和輕榴彈炮混成連。這樣的編制可以說基本上考慮了所有可能碰上的情況。
三個裝甲連可以提供突擊力量。火力支援連可以為部隊提供機動火力支援,突擊炮則是一種幾乎萬能的單位,既可以當成支援火炮,也可以用於突擊和防禦。好吧突擊的時候也是站在後面輸出。而這一次孫乾明少校碰到了他一生中第一個對手,俄國裝甲車團和大量的騎兵。
俄國人雖然編制比較小,但是畢竟是一個團,其中裝備了五花八門的各種車輛不少於80輛。其中有大約有3個連的t1型裝甲車。他們裝備了2挺馬克辛機槍。(俄軍每個連有2個排加連部車2台一共10輛。)。然後是3個裝備了47mm平射炮的t1s型裝甲車連。這些六輪戰車在車體後面裝有一門47mm炮,全部車體外部有6到8mm厚的鋼板提供保護。最後是3個火炮戰車連,其中有10輛裝備了75mm短炮的t2型戰車,這種戰車就是號稱馬後炮,只能把車屁股調過來然後攻擊的戰車。和20輛裝備了57mm平射炮的開放式戰鬥部的t3型自行火炮。其中除了t3型自行火炮之外,剩下的都是輪式裝甲車。防禦比較薄。
「左右兩翼各安排一個坦克連,坦克第三連和突擊炮連負責正面防禦,自行迫擊炮和卡車炮提供火力支援,配合兩翼步兵收縮戰線,就地建立防禦體系。」在和步兵團指揮官進行協調後,孫乾明還是決定採用一個比較保守的防守反擊打法。對方有較強的反裝甲火力,而且數量占優,貿然衝上去實在是不理智。
「華夏的裝甲部隊就在前方,規模不是很大,正面也就2公里左右。兩翼是步兵群。」很快卡姆普夫受到了前方的情報。一支規模較大的華夏陸軍出現在自己的正面,根據戰場正面的寬度來看,這支部隊規模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