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風雲1876 第856章不一樣
更新:05-15 22:57 作者:葡萄無牙 分類:軍事小說
測試廣告1 海面上
「蘇沃洛夫公爵」號戰列艦火焰滾滾,僅僅兩輪炮火齊射便被重創,隔了一分鐘之後,日軍第3輪炮火又呼嘯而至,在這艘去年剛剛下水的鋼鐵巨艦上炸開了幾朵巨大的火團。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在日方炮火的兇猛蹂躪中,「蘇沃洛夫公爵」號戰列艦被炸的濃煙滾滾,火光沖天,整個艦體歪歪斜斜的沖向一側,已經脫離了戰列線400米餘遠,打著旋的橫移開去。
傻子也看出來了,旗艦「蘇沃洛夫公爵」號已經被打廢了,不但動力盡失,而且方向也無法掌控,左側干舷因為大量湧入海水傾斜,舷側5座76毫米速射炮被浪頭覆蓋,已經完全喪失了開火的能力。
此時夜間
海參崴外港浪高9米,風速50節,在西太平洋沿岸屬於惡劣氣候,但是在風暴肆虐的大西洋也只是平常。
作為一艘設計目的用於遠洋的戰列艦,應該能夠克服這樣的惡劣天氣持續作戰。
「蘇沃洛夫公爵」號戰列艦直接被三輪炮擊打廢了,主炮副炮全部無法開火,因為大量進水,一邊側舷浸入海水中,一邊側舷高高的抬在半空中,距離水面20多米高,徹底完犢子。
這裡,就不得不說到「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的設計缺陷,屬於胎裡帶的毛病。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一型5艘,是沙俄帝國第1次大批量建造的新銳戰列艦,其設計圖紙脫胎於法國為沙俄建造的「皇太子」號戰列艦和法國人自用的「索芬」號戰列艦,這三者的設計一脈相承,相差不大。
法國「索芬」號戰列艦的干舷很高,但是由於艦艏部內傾,適航性能卻不好,也就是說~甲板上浪嚴重。
據說,有時候舷側遭遇到三角波浪拍打的情況下,海浪甚至能沖刷到上層建築物頂部。
在這一點上
師從英國的大洋帝國的「大都會」級戰列艦面向遠洋海區,為了適應惡劣的海況採用了高幹舷,艦艏大角度外飄設計,就很好的抑制了艦艏部上浪情況,做得比法國人好得多。
法國設計師為了要降低船體的重心,於是對「索芬」號戰列艦的長艏樓船型進行改進,省去了半層甲板的重量,干舷的損失對適航能力造成了嚴重影響,沙俄「博羅季諾」級戰列艦同樣傳承了這一缺點。
問題在於
俄國同法國並不一樣,法國海軍的主力是在基本風平浪靜的地中海,同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等一較長短,而俄羅斯面對的是廣闊的遠洋。
「博羅季諾級」戰列艦在照搬了法國人犧牲干舷為代價的穩定重心設計後,在設計上還受到了旅順港干船塢的尺寸和容量的干擾,艦體變得更窄和更短,對火炮布置造成了嚴重影響。
旅順船塢只有14000噸,所以「博羅季諾級」戰列艦最高只能建造到13500噸,是一個不能突破的死槓子指標,否則一旦艦船需要進船塢,只能南下馬尼拉港維修。
俄國人不僅降低了後甲板的高度,他們也削減了主裝甲帶的厚度。
7.5英寸的側裝甲帶其實並不是出於俄國人本意,雖然由於新材質和技術的運用,裝甲強度已經有了飛躍,但是尚未能夠達到只要那麼如此厚度就能確保無虞的地步。
原本的設計,是給「博羅季諾」安裝上10英寸厚的舷側裝甲,但是這個期望還是因為噸位的原因而告吹。在削減了2.5英寸的主裝甲帶厚度並大大降低其覆蓋面積之後,側裝甲帶僅高出水線1.83米。
「博羅季諾」的設計已經使它可以勉勉強強擠進旅順那已經顯得狹小的船塢了,這番修改為它的命運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在遭受日軍第二輪猛烈炮擊之後,「蘇沃洛夫公爵」號戰列艦左舷湧進大量海水,僅高出水線1.83米的側裝甲帶沒入水下,成為水下裝甲帶。
在第3輪炮擊中,日軍打出的305毫米炮彈在艦艇附近轟然炸開,最大的水壓瞬間撕裂了無裝甲防護的左側艦體,形成一個長達17米的大裂口,最終造成左舷側5座76毫米副炮全部沒入海水中,喪失了最後反抗力量。
在4分多鐘的時間裡,扶桑聯合艦隊打出了三輪炮擊,重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