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鼎余煙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文武_頁2
,則務必多用荊楚、關隴之人;中樞在長安,則務必引用中原、河北之人;待中樞至雒陽,則天下之人無不可用。」
諸葛亮思忖片刻,正色道:「孝直的意思,我完全明白了,確當如此。」
「三者,我聽聞,近來中樞宿將多闕,故而朝中已召回雲長公在荊州的部屬如李嚴,還打算召回關平、習珍、廖化等輩,充實後軍,對麼?」
「不錯。」
「我以為,此議不可。」
「孝直難道是覺得,坦之、伯玉、元儉等人的才具不足?」
「非也,這幾位,都是文武全才、智勇兼備之將。可是,孔明你有沒有想過,這三五年內,後軍不逢大戰,而地方州郡則難免衝突,正是坦之等人在地方深耕實力、培植威望的時候;而填補後軍軍職的,當以雷續之的部下為佳。」
「只恐抽調之後,削弱交州軍的力量,使得續之不快。」
法正支起胳膊,將身體前傾,壓低聲音:「雲長、翼德、子龍三人,都已年屆六旬。陛下去年登基之前,請續之身佩章武劍,陪同太子入長安,心意再明確不過了。續之這樣的聰明人,哪會不懂?早些讓他推薦幾名部屬入後軍,免得到時候中樞措手不及,又要重新整飭!」
法正的話很直白,也秉承了他一貫以來睹事知機、精於權衡的風格。
他的意思是,去年佩劍的六重臣,固然以諸葛亮為首,但數載或十數載後,遲早會變為諸葛亮與雷遠一文一武輔政的狀態。以這兩人的年紀,這種局面當會一直延續很久,甚至新君即位,也不會輕易變動。
廬江雷氏的宗族力量,在如今半壁天下在握的情況下,已經不是值得長久糾結的問題了,所以,皇帝不會雷遠一直留在交州,總會通過一系列的政治交換,使他前往朝廷為官。
雷遠的忠誠和才幹,這十年來所有人都看在眼裡。但雷遠若更進一步,他在交州軍中的諸多骨幹之將,就不能長久被排除在中樞之外。
這些人都是漢家的將校,他們的前途和未來都繫於漢室,而非交州。儘早使其中出色之人前來中樞任職,才能確保朝廷對他們有足夠的認識、足夠的影響。
諸葛亮頷首:「孝直思慮深遠,我不及也。這個建議,我會鄭重轉告陛下。」
「好,好。」
法正躺回榻上:「好啦,我沒別的要說啦。」
他吐了口氣,疲倦地閉上雙眼。
「孝直,你適才說,有四件事。」諸葛亮耐心等了片刻,輕聲問道:「還有一件事呢?」
「還有一件事?」法正愣了一愣,露出思忖的神色。
過了好一會兒,他低聲道:「對,想起來了。」
「孝直,請講。」
「這幾年,我行事跋扈,衝撞同僚甚多。這一去,只恐吾兒法邈受人報復……」
諸葛亮探手覆住法正的手背:「孝直放心,有我在。」
法正嘶啞地笑了兩聲:「那就多謝孔明……」
他閉上眼,不說話了。
諸葛亮靜靜地坐在一旁,過了許久。直到法正細弱的呼吸聲漸漸舒緩,他才起身,輕手輕腳地邁出戶外。
法正在司隸校尉、衛將軍的任上,公務極多。他既病重,許多事情難免積壓。
諸葛亮到了長安,立時出面決斷了一批要緊而不能耽擱的,為了處置事務方便,他宿在司隸校尉府的外院,距離法正的居所並不遠。
次日他又去探望法正,法正的病情急轉直下,已經沒法再言語。
待到第三日,諸葛亮在辦公的時候,忽然聽到府邸內部一陣嘈雜聲。他的手一抖,有大團的墨汁落下來,將一卷帛書污了。
諸葛亮擱下筆,疾步走向堂外。站到門廊下,他便聽到嘈雜聲轉為哭聲,看見許多僕役跑進跑出,前院裡許多官吏也都從各自辦公的房舍走出來,愣愣地眺望著後頭。
章武二年六月,司隸校尉、衛將軍法正病逝,時年四十六歲。
皇帝為之流涕者累日,諡曰翼侯。
七月,朝廷頒詔,連續任命多人,結束了朝中軍政要職空闕的狀態:
以黃權為司隸校尉、衛將軍;
以馬良為尚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