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陣三國 043初識于禁_頁2
更新:01-05 10:13 作者:斷流不吃糖(書坊) 分類:軍事小說
于禁詫異的望了眼張飛,只見張飛頭戴虎頭頭盔,目若朗星,偉岸的身軀卻不顯得粗獷,身披一套黑色玄甲,這讓于禁對方才張睜所言幽州小孟嘗的事跡有所相信。同時,于禁微微頜首,認可張飛所說的清除附近盜匪,維護過往商旅的平安。
心中微喜的他,臉上露出謙虛之色,抱拳道,「禁只是做了分內之事,承蒙過往商旅抬愛,四處傳播,禁愧不敢當。」
「不管怎麼說,飛可是對文則兄可是久仰已久,還望文則兄,能了飛一樁心事。張飛上前牽住于禁的手,親熱的道。
「呵呵,」于禁尷尬的笑了笑,面對熱情過度的張飛,于禁心裡毛毛的,手中不著痕跡的掙扎,一邊岔開話題道,「牙門大人,青州黃巾肆虐,難道已經平息?」
「文則兄,你可別叫我軍侯大人。若看得起飛,不如叫我益德吧!」張飛在一側道。
于禁也不推脫,點頭頜首算是應下。張飛一見,臉上不露聲色,內心卻充滿激動之色,就差手舞足蹈,仰天狼嚎。
前世,每當張飛細讀三國志,聽易中天品三國,張飛那時恨不得出生在那個年代,與其征雄天xià 。
忠義乾坤關二哥、粗中有細猛張飛,老當益壯黃漢升、常勝將軍趙子龍、忠勇無雙典惡來,當然,還有戎馬半生,生平一敗的于禁於文則。
于禁,唯一的一次戰敗則是敗在老天的手中,遇上百年難遇的天災暴雨之中,最後致使兵敗。
于禁,歷史頗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于禁為了麾下將士的性命而投降關羽;也有人說于禁是老而怕死,最後才投降關羽,更細數于禁投降的理由。
其一,于禁妒忌龐德才能,怕龐德爭功。
其二,于禁貪生怕死。
對於頗受歷史爭議的名將于禁,曾經,尚在讀高中的張飛藉助圖書管查閱了有關水淹七軍一役的文獻,發現于禁投降之謎並非是貪生怕死之輩,這讓張飛曾經大呼一口氣,怒氣沖沖的為于禁鳴不平,轉頭奮戰貼吧。
據史書記載,龐德原為曹仁部將,隨其屯兵樊城,而于禁則是關羽進攻樊城才率七軍前去救援;而演義之中曹操派統帥七軍的于禁與先鋒將龐德前去救援被圍樊城的曹仁。這兩者根本不符合,演義之中多為虛攥,抹黑于禁。
其後,于禁率兵救援樊城,屯據在樊城城外,曹仁令龐德在樊城北邊十里之地屯紮,三方成犄角之勢,拱衛樊城。
隨後,樊城遇上百年難遇的暴雨,連下十餘日,襄江水暴漲,樊城下平地積水五六丈之深。而關羽由於屯兵荊州數年,知曉每逢數月,荊州連下霖雨,率兵駐紮在高地,恰好躲過一劫。
是夜,襄江水決堤,處在樊城城外的于禁七軍由於從北方前來救援,屬客軍,除了攜帶一應牛皮帳篷、糧草。又因不熟悉南方的天氣,沒有攜帶船這種大工具,最後導致大水衝進營地,淹沒較低的地勢。而在巡邏兵的呼喚之下,魏軍來不及穿上鎧甲或拿起武qì ,爭先恐後的全部向地勢較高的高地奔去。
大水在慢慢地上漲,不時的有人跌倒,在哀嚎之中,滾進濤濤江水之中,被湍急的江水沖走。
其中,由於自然地形,奔向高地的魏軍被大水分割成一塊一塊,無奈驚恐的尋找主帥于禁與軍中的將領。
然而,在暴漲中湍急的江水,身為主帥的于禁只能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無可奈何。沒有船隻,一旦有魏軍入水,就只能被江水沖走,而絲毫不能救援。因此,于禁只能操持冷靜,有序的指揮能夠聽得到她的指令的將士登高避水。
深夜,霖雨一停,關羽派人連夜收集來的船隻備用。
有道是擒賊先擒王,次日晨曦,關羽率軍駛船向離自己最近的七軍主帥于禁而去。沿途所望,魏軍糧草、輜重漂浮在水面之上,一個個魏軍衣不蔽體,在寒風之中瑟瑟發抖,個個眼露絕望之色的望著駛來的蜀軍大船。
在被江水襲擊過後,魏軍的戰力直線下降,低到不能再低;反觀蜀軍,大船之上,強弓硬弩,張弦以待。
于禁不是怕死之輩,相反,戎馬一生的他早已將死置之度外。早在官渡之戰,于禁就敢率兩千兵卒,在袁紹腹地抵抗袁紹的十萬大軍。先不說于禁每戰必先,督守土山、力戰、奮戰,更不用說討伐叛亂的青州軍。
望著麾下數萬的大軍,面對逃無可逃的